首页 > 征文选登  > 正文

场景-科技金融的痛点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张涛

  2016年7月-10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70余家银行发起“2016金融科技引领银行未来”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江苏银行常州分行计划财务部

  马云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某种程度上说,马云做到了当初这句被众人当成笑话的豪言,不过,也仅仅是“做到”而已。当银行这头大象警醒并开始“起舞”,诸多蚂蚁“尽服”。当然,作为广大草根客户的一份子,笔者更希望看到蚂蚁和大象联合,真正并深入改变目前科技金融生态,为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在互联网金融发轫之初,众多互联网巨头以其敏锐的市场触角和发达的互联网基因一度走在了前面,但当银行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或者说科技金融的巨大潜力后,其迸发出的能量和进步是互联网巨头们所难以企及的。“反转”的背后,是银行利用其庞大物理、资金和社会资源对金融“场景”的把握和争夺。

  场景化是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场景”设计已经具备充分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包括我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已在金融场景化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而在“互联网+”的概念形成并成熟后,金融“场景”在银行业嫁接互联网基因的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2020:新动力、新格局、新战略》提及“场景”时提出“金融的生活化”这一概念,这个概念着重强调金融不是独立存在于人们生活中,而是嵌入在众多的生活场景中,让人感受不到金融的存在,可它实际上又无处不在。

  “场景”把金融的门槛降低,把金融的风险、专业、复杂等种种属性剥离或减弱,让金融进入日常生活。打一个简单但形象的比喻:当客户在水果店买好三五斤苹果付钱时,得知只要扫个码,就能得到一根热狗。让用户无法抵抗的,除了那根散发着油烤的香味的免费热狗之外,更是不用掏钱包,不用找零钱,扫个码,分分钟事儿,客户就完成了这样一次愉快的支付体验。这根“扫个码才能得到的散发着油烤的香味的免费热狗”就是场景。

  当人们已经逐渐习惯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应用时,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此二者便是最典型的场景产物: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场景吸纳进入互联网技术构建的金融闭环中。支付宝钱包作为老牌的互联网金融应用,依靠电子商务这一场景而取得成功,微信支付依托发红包这一项简单的场景,以近乎0成本的代价迅速囊获了上亿用户。可以说,支付宝钱包在客户数目和利用粘性上优于微信支付,而微信支付则在客户成长的速度和传布上胜过支付宝钱包,一个是广度上占优,一个是深度上占优。但笔者认为,截至目前,获得绝对成功的场景也仅限于此二者。

  笔者认为,传统银行会是“场景”下最大的受益方,它帮助银行以极高的效率和极低的成本占领客户的生活时间,从而为银行创造出了解这些客户并从他们身上赚取利益所必需的时间和信息——并且让银行不用担心客户会轻易流失。在未来对场景的争夺战中,关键是要找准客户生活的主场景,并以此作为核心应用的切入点。这种主场景既有可能是线上的,也有可能是线下的,它不一定占据客户最多的时间,但往往链接的是客户最基本的需求。

  简单分类,场景可以分成支付场景、理财场景、融资场景、保险场景等等。而对于传统银行而言,这些分类又都可以一分为二:即个人客户场景和公司客户场景。而每一类场景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每一种表现形式也都可以独立地成为一种场景。在个人客户领域:据BCG“数字化新世代3.0”研究显示,占据用户上网时间流量最多的是娱乐、沟通、信息获取和电子商务四大类活动。但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垄断这四大类活动场景的并不是银行,而是以“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四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对于每一种场景,已经有许多成熟的例子,本文不再赘述。在公司客户领域:互联网巨头一直试图进入该领域,但遭受了巨大的阻碍,其原因有三:一是传统银行在对公领域占据绝对的资源和话语权;二是互联网巨头并不具备对公业务的基因,面对公司客户,他们更多的要借助传统银行的力量;三是在个人客户领域的场景争夺日趋激烈,无法集中精力开拓新的领域。因此,笔者认为,在不放弃个人客户领域场景争夺的前提下,传统银行或许可以发挥优势尽快在公司客户领域建立场景优势。从这个角度讲,或许将场景简单分类为“存、贷、付”这三大类更具实用性。

  从一般情况来看,目前融入客户日常生活的途径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其一,自建场景;其二,与公共事业、吃喝玩乐等已有场景的运营者进行深度和交叉合作。以传统银行为例,建行和工行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以及直销银行属于前者,多数银行争夺市民卡、医疗卡入口属于后者。前者需要较大的投入,后者则需忍受更多的竞争。

  但无论如何,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浪潮只是将传统的金融产品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了信息及资源的实时配置,满足了广大草根用户的基本金融需求,并未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出现这种局面的最大原因在于:尽管场景一词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技术性障碍的存在使得场景的实践与运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并未能跟得上金融互联网化的步伐。对于广大用户,当然更希望出现更多更好更便利的金融“场景”,让科技金融真正成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分享>

相关推荐

切换至PC版
302 Found

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