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金融业“发展过度”与金融“发展不足”

李靖云21世纪经济报道2017-12-04 09:25
金融业 政策速递 收藏

  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2017年是一个中期变局之年。7月15日,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明确为实业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显而易见,防范金融风险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底线之一,中央也一再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目前,监管的重点之一是对“灰犀牛”的防范,这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做了一番解读。他认为,需要构建一个有弹性的、能够吸收风险又能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此,必须要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和开放,不能因为某个风险的出现,就要回到传统的金融。他还指出,研究未来的中国金融风险,要以理解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前提。他阐述了几个基本趋势。其中包括,中国金融的功能和金融资产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国际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的确,要防范金融风险,就需要理解金融发展的状况与趋势,需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而思考中国金融发展的状况,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个“悖论”——金融业“发展过度”而金融“发展不足”。因为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防范金融风险要以推进改革和加强监管作为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经历了从财政出纳角色到现代市场经济核心资源配置机制的转变。长期以来,金融的发展就是金融业的发展。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发展理财产品,再到金融牌照不断放开,金融抑制不断释放,利率和汇率不断市场化。从体量规模角度看,中国金融业已经非常庞大,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8.3%,甚至高于很多发达国家。但另一方面,新兴行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又是普遍情况。虽然中国的资本市场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是阿里、腾讯等优质企业都只能去海外上市。中国金融业又呈现不发达的问题。金融业“发展过度”,金融“发展不足”,某种程度上是中国金融的真实写照。

  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实业经济增长下滑的情况,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但是实体经济获得的支持远不如金融业自生成长的快。金融业加杠杆之快是惊人的,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的“净债权”从2013年底的7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中期的24万亿元。中国金融业短期内快速膨胀,除了金融业本身产业结构原因之外,地方政府加杠杆也是重要原因。

  过去十年来,中国从城市化走向都市化,城市化率达到了50%。城市化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地方主动投资扩大城市规模的动力较大。但在中国现有的财政体系中,地方政府财政手段有限,于是主要采取了金融手段。通过建立平台公司,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形成了一套融资机制。过去几年,随着金融压抑进一步缓解,金融业务深化,这些地方政府的债务又进入各种理财产品再流入市场,进一步加杠杆。这类所谓刚性兑付、兜底保障的高风险产品,造成了资本市场的虹吸效应,事实上形成了金融中心主义的经济活动,既成了实体经济获得融资支持的障碍,又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这种既发达又不发达的金融,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金融机构不以服务实业、增加资本流动、优化资源分配来盈利,而是以做大规模、加大杠杆、快速转手为盈利方式。

  因应这种金融产业结构的变化,去杠杆不仅意味着加强金融稳定的指标要求,还有深层次的金融改革意义。金融去杠杆,重要的任务在于打破所谓的刚性兑付,解除地方政府和国企种种不规范乃至违法的“兜底承诺”。金融去杠杆也要打破金融机构多年以来重量不重质、重业务开发不重服务提升的行业惯性。

  金融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对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更多要求,但反过来看,这也将促进金融业的改革,提升风险防范的能力。虽然金融开放长期以来是中国争议较大的议题,但金融业特别是金融服务开放是国内业内和学界的共识,对海外金融机构开放、增加金融服务供给,这本身就能进一步推动国内金融机构自身的治理改革,能够有效推动他们去杠杆。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已经逐渐下滑。可以说,年初开始、年中加速的去杠杆已经开始见效。今年宏观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机构通过推动去杠杆,维护金融稳定的决心会更强。这也意味着,未来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步伐都将加快。

责任编辑:方杰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