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回顾与展望 各界大咖畅谈普惠金融

王金萍大众证券报2017-12-08 10:18
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 收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岁末年初之际,为了推动2018年金融行业的发展,树立行业正能量,我们特邀请各界大咖一起深入剖析新时代下金融业的新征程,把脉行业热点问题,探寻普惠金融创新之路。

  特约嘉宾: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韩加林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教授杜亚斌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

  多管齐下践行普惠金融

  大众证券报:金融机构应当如何做好普惠金融?体现在哪些方面?

  韩加林:近年来,南京市金融机构根据南京的城市定位和产业规划,在持续加大对南京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有效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10月末,新兴产业本外币贷款余额由2012年末的40亿元增长至105亿元,增长2.63倍,新兴产业贷款的较快投入为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

  在支持“三农”方面,10月末南京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090亿元,同比增长14.19%,比年初增加259亿元,同比多增279亿元。涉农信贷的有效投入,为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输送了源头活水,进一步巩固了农村支农助农成果。

  在支持弱势群体和薄弱领域方面,截至目前,南京地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3亿元,开办以来累计投放16亿元,其中:妇女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60万元,开办以来累计投放5510万元;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30万元,开办以来累计发放3348万元。南京地区创业担保贷款开办以来累计带动就业人数约5.11万人。

  为提高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践行普惠金融,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联合市有关部门于2014年启动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工程,截至2017年9月末,南京地区共创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284个,其中精品站12个,服务站遍及南京城郊和县区,服务范围覆盖南京地区全部280个无银行网点行政村。

  杜亚斌: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贷款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因为小微企业和农户的信息资料不全。在国际上,一般是政府对合格的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贷款提供一些担保和优惠。不过现在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小微企业是依托于互联网电商平台,这种情况就给普惠金融提供了机会。很多小微企业在互联网上的销售、现金流、信用状况等等会在电商平台有记录,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确定贷款额度,这样就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对企业进行删选,让真正前景好的小微企业能够贷款,同时避免了贷款方的损失,解决了需求方的问题。

  魏骥遥:从金融行业发展及监管导向来看,普惠金融的持续推进是大势所趋,但在此过程中,也应做好风险控制,不应借助“普惠金融”的帽子达成突破监管约束的目的。例如,借助互联网平台突破银行理财“5万元”投资门槛限制的操作等。

  另一方面,监管层在大幅推进新规时,也应更多地考虑新的条例对于市场及投资者的影响。如近期资管新规中要求资管产品(主要针对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全面达成净值化转型。这在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对于净值型产品还不能接受之际,强行推出的话,不符合普惠金融的开展思路,更甚之可能引发群众因收益无法兑付造成的闹事事件。

  2017年金融业亮点频频

  大众证券报:2017年国内的金融业发展有哪些亮点?

  韩加林:2017年南京市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有以下亮点:1.组织银企对接会,解决重大项目资金需要。2.有效支持制造业发展。3.大力发展科技、文化金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4.全力支持江北新区开发建设。5.创新履职手段,加强对郊区经济的支持。

  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方面有以下亮点:1.积极发展“小微”“三农”信贷业务。2.金融支持创业、促进就业成效显著。3.“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4.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

  此外,南京市金融业还稳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融资成本和企业杠杆率有所下降:1.多措并举,切实降低融资成本。2.积极引导,稳步推进企业杠杆率降低。

  杜亚斌:今年普惠金融总体来说虽然有发展,但仍处于探索过程中,监管和金融机构方还没有找到一条非常好的思路。当然,以前普惠金融仅仅在农村区域,现在乡镇银行、城商行也有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业务的扩大是一大亮点。但实际上,现在小微企业贷款有些乱象,有些资金并没有用来支持实体发展,而是用来炒房、炒股票、炒外汇等。所以加强监管很重要。

  魏骥遥:在2017年中国金融行业的两大核心词应该是严监管和金融科技。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传统分业监管模式已较难对错综复杂的金融业务形成有效的风险管控。在此背景下,监管模式便逐步从分业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与此同时,监管层也顺势加大了针对金融乱象的整治力度,推进行业风险的出清。整体来看,在4月监管文件连续出台后,年末将成为下一个政策文件集中落地的时点。不过,相对于4月框架指引性质的政策文件,年末的文件内容或将具体、且更有针对性。从当前金融机构对于4月监管导向的适应程度来看,基本保证了金融行业稳定有序的发展,并未引发混乱局面。

  除了行业监管收严外,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在2017年表现出了爆炸式的发展。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日益密切是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目前金融科技的应用已深入到资产端(大类资产配置等)、资金端(用户画像等)、风控端(各类预警设置),未来金融科技的应用或将更为广泛。不过近期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于金融科技也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一方面是体现监管层对于金融科技潜在风险的关注,一方面也是表明监管层对于金融科技应用的认可。

  多渠道创新砥砺前行

  大众证券报:展望2018年,我们的金融行业有哪些创新的方向?

  韩加林:2018年金融业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回归本源,精准施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二)深化金融改革,持续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工作;(三)持续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做好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相关金融服务工作。

  杜亚斌:普惠金融需要加大力度,传统是农商行、乡镇银行等,渠道太少,还要扩展更多的渠道;另外,需要对这些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免税。

  目前来看,从银行方面来讲,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支付革命,纸币越来越少,移动支付、电子支付迅速普及。银行的客户和业务很多转向了第三方平台,这是对银行最大的冲击。可以想象,2018年电子支付将继续发展,实体经营场所继续萎缩,各大银行实体网点的增长越来越不重要,关键是网上业务的发展、电子业务的发展,这成了新的战场,未来,会有中型银行借此弯道超车,借助电子业务不断发展客户。

  魏骥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金融产品将结合场景应用更加贴近用户的核心需求,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随着移动端的普及,零售端的资金成本或呈现下行趋势,有利于金融机构有更大的空间去调节产品。

  对于资管行业来说,尤其是银行理财,随着新政出台(从目前出台的文件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将被迫转向净值型产品,但目前发行了净值型产品的银行较少,且投资者接受此类产品的程度较低,因此银行可能会加大对于净值型产品资产配置的创新力度,同时增强投资者教育的投入。

责任编辑:方杰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