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赵成刚:银行数字化转型下的金融云生态的建设与演变

赵成刚《中国银行业》杂志2018-01-11 09:44
银行 数字化 金融云 金融云 收藏

赵成刚:银行数字化转型下的金融云生态的建设与演变

  文/赵成刚 中国银行业协会系统服务部主任

  导语:面对互联网时代技术环境及商业新生态的变化,银行需关注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银行数据特征变化和大数据应用下的业务创新;二是应对网络动态服务和业务融合发展带来的变化,提升随时随地的场景化金融服务能力输出。对这两类问题而言,借助云计算架构并采用云服务模式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交互方式和融合趋势出现了革命性变化,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区块链等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革命性应用浪潮。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的快速演变中,各银行机构顺势而为大力推进着数字化转型,新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层出不穷,我们正处于一个数字化新生态的构建和形成时期,本文将从银行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新生态建设视角,浅议金融云生态的建设与演变。

  云应用创新驱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快速演变和重构着各类生态圈,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商业生态快速演变与形成,传统的客户结构与客户行为正在发生着巨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开始入场,广大客户对服务需求和体验都有了更快、更高的要求。这对银行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银行业必须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环境及商业生态新变化,银行必须关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银行数据特征变化和大数据应用带来的业务创新;二是应对网络动态服务和业务融合发展带来的变化,提升随时随地的场景化金融服务能力输出。对这两类问题而言,借助云计算架构并采用云服务模式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从现有的传统银行数据体系和数据特征看,从手工业务开始,一直到数据大集中处理模式,银行信息系统虽然经历了若干代发展和迭代,但银行的数据体系和相应特征并未发生大变化。银行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数据采集方式,一直依赖于业务的制度性要求,即从业务源头就严格按照业务制度要求填写相应票据单证,票据单证要素是银行业务受理的前置性要求和业务处理的主要对象,从大面上看,传统银行最核心的数据就是票据单证上的原始客户信息和业务要素信息,以及在业务处理流程中形成的银行账簿数据及操作留痕类信息、各种管理数据等。在银行第二代核心系统演进中,开始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信息与其账户数据、账务交易数据等金融行为信息关联在一起。这是目前大多数银行核心数据体系形成的逻辑。从数据治理和数据管控角度来看,又与其管理模式密切相关,总、分行层级管理,业务条线管理等对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的影响也很大。

  而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银行对大数据的应用需求迅猛增长,线上业务的场景化特征、流量特征和新的数据要素等不断派生(生物信息、设备信息、地理信息、安全认证信息等),网络端的获客、激活、维系客户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客群分析、客户精准定位和场景化金融需求分析等,促使银行产生了大量新的大数据应用需求。这些新增的海量大数据采集和创新性应用,如业务扩展的前置性数据、客户动态行为数据、生物特征数据、社交数据、社会化营销数据等数据分析应用,对银行数据治理、数据加工、数据应用、业务创新等均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银行配置更多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等,面对这些持续扩展的数据处理需求和基于大数据的快速业务创新,云计算架构和云应用逐渐成为银行业主流的技术策略选择和应用创新点。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环境与客户行为的改变,银行的业务特征和业务量也出现了颠覆性变化。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上不断形成并演变着各式各样的生态圈,各种场景、各类客群的聚合层出不穷,从传统的线性规划和服务响应,到应对脉冲型的动态业务随机响应,对银行传统的技术架构和服务保障体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为了支撑这些兼具随机性和聚向性的业务需求,银行不得不去扩容和购买各类软硬件设备、智能化设备,同时还需要不断扩大完善运维团队来支持庞大复杂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些都使得支撑银行业务和创新发展的体系日趋庞杂,重资产及快速迭代也使得相关费用水涨船高、不堪重负。为了满足网络化的动态业务保障需求,银行近年来也积极转向云计算模式,云应用创新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开放、共享的金融云生态是未来趋势

  2016年,针对银行业互联网金融生态的构建,以及助推银行业的转型发展,中国银监会牵头制定了《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稳步开展云计算应用,主动实施架构转型,探索建立银行业金融公共服务行业云,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主要信息系统尽可能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

  目前,在银行业的云计算架构转型和云应用实践中,各机构结合各自发展战略,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正在进行着由内到外的云应用与云服务创新演进,一方面,面向自身,扎实推进银行自身体系的云架构转型和创新应用,从云开发、云测试、云数据中心、云灾备、云平台、云应用等入手不断深化应用,创新和优化银行自身资源和服务的弹性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面向互联网蓝海,积极推进银行金融服务的云化输出,积极参与和构建互联网新生态的形成与演变,抢占互联网端的制高点和流量红利。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多以“私有云”布局为主,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基础设施,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统一打包成共享资源池,在此基础上,启动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升级,优先针对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纪念币预约等进行云化服务创新,有效应对“双十一”“纪念币发行”和“微信红包”等典型的脉冲式互联网业务所带来的挑战,并借助API接口应用等推广,营造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圈,强势介入和打造互联网服务生态链。中小银行大多启动了“行业云”建设,选择与金融科技产业协同,积极推动银行云平台和普惠金融云服务的建设,部分云计算架构和云服务实施有一定基础的银行,开始打造金融科技类公司,推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将自身数据、流程、服务等部署至云端,将自身的云计算资源、云计算能力、金融云服务等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其他同业或中小机构使用,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帮助同业以较低的成本,更快速地推进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转型,典型应用为兴业数金云、招商云、中信云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到互联网新生态和金融云服务的构建中,银行机构也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平台化的金融服务输出策略,推进跨领域、跨行业的多方合作和服务组合创新,进而为社会提供更丰富、安全和便捷的金融服务。这些网络化、数字化的服务既可以帮助银行以专业金融服务的方式介入到互联网服务的蓝海,借助银行在信用、风控、支付等高频应用领域的入口,实现低频金融交易需求与各类高频的生产生活场景的无缝融合,既为自身获取更多的流量和客户,也将金融服务不断嵌入融合到各类生产生活场景中,实现更稳定的客户流和业务流。同时,银行通过向社会机构、触网企业等提供网络化、数字化的专业金融云服务,借助杠杆效应,将更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预见,借助金融云生态的建设,银行也势必将与各类企业和海量个人客户形成日益密切和稳定的联结关系,打造并融入真正的互联网共赢生态,从而对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产生持续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晓丽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