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中信银行王燕:发力金融科技 赋能新金融发展转型

中国金融电脑2018-04-10 09:51
中信银行 王燕 金融科技 数字银行 收藏

中信银行王燕:发力金融科技 赋能新金融发展转型

文 | 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 王燕

  中信银行信息科技工作重点围绕“平安中信”目标,应用科技手段夯实金融业务基础,同时加快推进技术转型,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力争交出更多满意的答卷。

  一、2017年回顾

  2017年,中信银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本、科技兴行”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客户为尊”,坚守风险底线,持续加速新技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流程改造,为实体经济、为广大用户提供最贴近需求、体验最佳的综合融资及服务。

  (1)众多新一代战略项目成功落地。新一代对公CRM系统、交易银行2.0、新一代资产管理系统、新一代国际业务系统、新一代资产托管系统、全球金融市场业务管理系统等战略项目成功投产,有效升级了技术体系,优化了业务流程,夯实了业务基础。

  (2)用新技术助力构建全流程、立体防控体系。新一代授信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客户、全产品、全流程、全机构覆盖;运营操作实现风险全覆盖,电子银行交易实时风控实现风险的实时预警和阻断,已累计拦截可疑交易近千笔,为客户有效避免了损失。

  (3)“数据仓库+大数据”架构应用更趋丰富和成熟。大数据平台自2014年投产以来,已涵盖16类技术组件、18类业务应用,有力支持了全行风险建模、流动性管理、管理会计、客户营销、反洗钱和反欺诈;大数据营销更是直接带动零售客户AUM70%的增长量。

  (4)积极试水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推出中信智能投顾产品(信智投);率先在贸易融资领域发布首个区块链国内信用证应用,已有多家同业加入联盟,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独创了信用额度转让的“信运链”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押品凭证管理应用,原押品盘点核查2个人1天的工作量,现仅需1个人10分钟即可完成,管理精细化和防范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5)基础技术研究实现新突破。自主研发适用于银行业务的分布式数据库实现突破并得到验证,将应用于全行核心业务系统技术平台转型;基本形成IaaS和PaaS平台,每年仅硬件投入就节省上亿元;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新技术已成熟应用至多个场景;基于互联网经验自主研发的统一开发平台已完成40多个新建系统的投产,中信银行底层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大幅提升,进一步降低了应用系统开发难度,业务需求的响应、研发和投产效率大幅提升。

  (6)开放合作生态圈建设成效显著。全方位升级手机银行移动平台,推出“交易+”“同业+”两大品牌和开放平台;打造了“要出国,找中信”的出国金融平台功能,搭建了中信一站式聚合支付和线上收银台,推出“跨境宝”“电商管家”“汇缴付”“全付通”等实力产品,其中聚合支付和跨境电商结算业务量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持续丰富与第三方合作的电子账户服务,目前已与京东、腾讯、唯品会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实现电子账户服务联动;与中信集团其他金融子公司和实业子公司携手,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打造“聚用户、生数据、连商户”的消费者生态平台——“中信联盟”,旨在为客户创造全新价值和服务体验。中信“党费通”实现“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得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开启为基层党建工作赋能的序幕。

  (7)百信银行开局良好。作为中信银行金融科技的重要布局,百信银行完全按照金融科技公司的模式运作,自2017年11月开业以来,成立三个月的业务量相当于中信银行传统银行分行三年多的业务量,以科技和数据双轮驱动效果显著。

  (8)多层次、立体化信息科技风险与信息安全管理和防护体系日趋完善。深入落实“平安中信”要求,系统梳理发布了全行完整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手册,建立了涵盖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与测试等8大领域508项风险控制数据库;系统性组织开展和完成了敏感数据保护、终端安全防护、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规划和加固工作,全行信息安全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9)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完成符合最佳实践标准的生产中心核心网络跨代升级,网络可靠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及性能容量全面提升;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运维自动化监、管、控平台,异常行为和可疑攻击从监测、发现到处置,实现分钟级全自动化处理,全行运维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

  (10)尝试建立类互联网公司式的IT激励约束机制。针对技术更新快,科技人员出成绩年轻化的特点,按照“适岗适位,业绩导向”“小步快跑,不进则退”“公平透明,统筹兼顾”的原则,完成信息科技人员职级晋升机制改革,形成了多条科技人员职业晋升通道,加快优秀年轻员工晋级,能上能下。

  二、2018年展望

  展望2018年,面对汹涌的金融科技浪潮,中信银行科技将坚持“金融为本、科技为器”的工作定位,紧紧围绕全行战略工作任务,以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积极投身和拥抱金融科技,加速布局和推进全行金融科技发展,打造开放、敏捷、安全的应用体系和基础架构,赋能和助力中信银行完成新技术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平台化发展转型。

  (1)实施核心业务系统和信用卡系统向分布式架构迁移和重构。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构建以开放、分布式为主体的新一代IT架构,具备支持海量交易和超大数据的能力、账户横向扩展的能力以及信用卡代运营的能力。

  (2)大力投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研究,打造“中信大脑”智能化服务平台。支持智能量化交易、智能投顾、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运维等领域的应用,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营销、风控、投资等全业务线的智能化。

  (3)深化大数据战略,建设和推广集内外部数据、总分行一体的全行大数据分析云平台,为全行提供达到同业领先水平的智能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全面支撑业务数字化转型。强化数据治理,将数据治理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完善组织和流程,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管控的有效性。

  (4)建设自主可控、技术一流的企业级开发平台,形成服务化、标准化、高可用的五大应用开发平台。打造“E测、享测、慧测”的测试平台和体系,降低应用开发复杂度,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支持快速产品创新。

  (5)大力开展DevOps创新实践。基于研发运维一体化管理理念和自动化工具链,再造研发运维流程,打造“端到端”的开发运维一体化交付工具链,形成以交付为核心,适合多种研发模式的一体化流程平台,让IT产品交付变得更加快捷、可靠和触手可及。

  (6)结合北京和合肥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升级“两地三中心”基础设施;实施运维转型计划,深化云平台的建设和金融级应用,打造安全、敏捷、弹性、分布式,兼顾稳健性和敏捷性的IT基础平台和一流云数据中心。

  (7)全面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防护,确保安全运营。持续改进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管理手段,综合运用身份认证、终端虚拟化、网络访问控制等措施和手段,不断提升安全防护技控水平,加强敏感信息保护,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打造多层次、立体化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坚持“安全即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应用安全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探索生物识别、安全芯片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新安全组件的研发和推广,为客户交易安全保驾护航。

  (8)持续深化与领先科技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国内外顶级科研院校,以及其他优秀创新型企业共同开展跨机构、跨行业合作与创新,发挥双方优势,共享合作成果,共同营造金融科技发展的良好生态,实现双赢、多赢。

责任编辑:韩希宇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