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农村金融机构能否变身“新一代银行”

徐绍峰金融时报2018-05-10 10:35
农村金融 民营银行 银行动态 收藏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新一代银行应向何处进化?

  “新一代银行将由场景驱动,未来银行将不需要开设实体网点。”日前,一家民营互联网银行高管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诱人图景。在他看来,未来或许在社交场景中,或许在消费场景中,或许在出行场景中,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实现银行服务入口的虚拟化、泛在化,未来的银行将是“秒申秒到”“即用即走”的银行。

  作为一家所有业务都来自线上的互联网银行,这位高管做出如此预测并不奇怪。比如,新网银行去年服务了1000多万普惠人群,在管资产规模超过260亿元,今年目标3000万客户。这260亿元不是传统银行意义上的260亿元,而是覆盖1000多万客户,均单3000元左右的普惠业务。再比如微众银行,截至目前,资产规模近70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过6000亿元,管理贷款余额超过1200亿元,管理资产余额超过300亿元;有效客户近3800万人,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7座城市,笔均贷款8100元、户均余额约1.2万元,近93%的客户贷款余额低于5万元。

  毫无疑问,对于像微众银行、新网银行这类本身就没有实体网点的互联网银行,面对量大面广的小微客户,不采取银行服务入口的虚拟化、泛在化,不给用户“秒申秒到”“即用即走”的良好体验,业务是很难做大做强的。何况这些民营银行对互联网技术和互联思维都有深刻理解,背后的大股东拥有极强的导流优势。比如微信之于微众银行,阿里巴巴之于网商银行。

  如果说未来互联网民营银行会率先实现服务入口的虚拟化、泛在化的话,那么在传统商业银行中网点集中于城区的银行,可能会快速跟进,但网点集中于农村的金融机构,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首先,农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农户,天然抵触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化、泛在化的银行服务。这不仅因为这类人群接受新事物速度慢,对互联网金融了解不多,而且还有一个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问题。没有信任,随便什么场景,对农户都毫无意义。你能想象一个年龄较大的农户,在超市里用手机进行买卖支付结算吗?你能让农户相信,微信转账的那个数字,就代表着实际流通的人民币吗?

  其次,中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农区金融基础设施条件也不一样。正因为还有很多农区,连起码的基础金融服务都难以享受,以至于央行最近几年一直在推动金融服务站或者金融综合服务点的布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不在农区开设实体网点,不仅对农区的广大人群而言难以接受,就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而言,也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留守乡村的,基本是45多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知识更新迭代速度慢,也带来对实体网点的强烈需求。事实已经证明,一些农商银行在农区搞的智能化机具使用率非常低,造成了极大浪费;而一些将乡村网点撤并的金融机构,也尝到了网点撤离、客户流失的滋味。

  再次,缺乏导流渠道,也使农村金融机构在农区缺乏实现银行服务入口虚拟化和泛在化的基础。微众银行也好,网商银行也罢,这些互联网民营银行,如果背后没有微信和阿里巴巴这样强大无比的导流渠道和对客户的精准画像,不要说获客成本难以承受,单单“笔均贷款8100元、户均余额约1.2万元”或者“均单3000元左右”背后所潜藏的风险,就足以让这两家民营银行焦头烂额。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本来就是小法人,规模不大,实力弱小,科技投入不足,更多农信机构的科技平台,还得依赖省联社提供。连科技触角都没有,何以实现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入口的虚拟化、泛在化?

  “新一代的银行”,某种意义上更像是新设的民营银行。对于这些要想从传统银行嘴里抢食的新锐银行,业务由场景驱动、不设实体网点,是明智的。但对传统商业银行而言,现有的实体网点并非鸡肋,更不是全然无用。它们完全可以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改造,将其变身为商业银行的导流触角、流量入口。

  向优秀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学习其理念、学习其互联网思维、学习其互联网风控技术,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实施网点改造,不断推进移动互联技术,为未来的“蝶变”做好准备,这些都是传统商业银行当下应当做的。但罔顾现实,盲目跟风,不仅会丢掉与生俱来的优势,也会将自己最大的阵地拱手相让。

责任编辑:方杰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