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央妈态度生变:去杠杆变成稳杠杆

肖君秀 孟俊莲华夏时报2018-05-17 10:04
稳杠杆 政策速递 收藏

  日前,央行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货币政策的思路生变,其中核心表述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而在上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为“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市场仔细对比之后发现,央妈当下货币政策针对性有所调整,已经不再提“去杠杆”了,而是强调“调结构”,那么货币政策在稳健中性的原则下,具体会如何变化呢?

  “稳杠杆”成主题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当前宏观杠杆逐渐趋于稳定,去杠杆压力降低,对比之前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稳杠杆”成2018年以来主基调,即“去杠杆”实际上变成了“稳杠杆”。

  上述报告当中,央行认为我国“宏观杠杆率增速放缓,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在文中多次出现“稳杠杆”的表述,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有利于稳定宏观杠杆率;M2增速趋稳有利于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和减少资金内部嵌套循环,也有利于宏观上稳杠杆;监管方面,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和重点领域风险。对比之前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稳杠杆”成2018年以来主基调。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在近期报告中表示,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选择的是主动去杠杆路径。主动去杠杆初期,货币收紧挤压资产价格泡沫,首先出清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随着去杠杆深入推进,去杠杆重心逐步从金融负债端调整,过渡到金融资产端调整。这一阶段中,实体融资和实体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角色从去资产价格泡沫切换到稳定金融机构负债端,防止资产端调整带来的金融市场波动。

  过去几年,我国宏观杠杆率高,尤其是企业杠杆率过高,而且增速较快,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去杠杆”以及金融严监风暴,去杠杆的效果如何?

  上述报告中插入的“专栏”数据显示,2017年之前的一段时期,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2012年至2016年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稳中向好及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有效实施,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至250.3%。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2012年至2016年年均则增长8.3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2012年至2016年年均则增长1.1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杠杆率为55.1%,比上年高4个百分点,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年均增幅略低0.1个百分点。

  显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攻坚战,去杠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如何“调结构”?

  去杠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央行进入稳杠杆的阶段,下一步货币政策新的重心是 “调结构”,“调结构”具体指哪方面,又要怎么调呢?

  华创证券最新报告当中称,央行通过专栏指出未来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望进一步趋稳,并逐步实现结构性去杠杆。从“去杠杆”到“稳杠杆”再到“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转变,相应的也需要货币政策作出调整。

  “今年一季度的‘稳杠杆’表述相比于去年‘去杠杆’的主基调有所调整,联系此前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结构性去杠杆,未来宏观杠杆率将趋于稳定,但结构上可能出现分化和转移,逐步完成结构性去杠杆。”在明明看来,货币政策重心转向“调结构”,即是在稳杠杆的前提下,结构性去杠杆。

  我国金融改革创新仍重任在肩,郭磊认为新阶段中货币政策主要内容还在于三个方面,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稳定流动性;定向信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引导预期,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协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松崎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