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银保监会提九项信贷要求 专家:将挤压贷款利率上升空间

中国经济网2018-08-20 13:55
银保监会 信贷 政策速递 收藏

  18日,银保监会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下称《通知》),就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出九大要求。

  根据《通知》内容,未来信贷资源将向服务小微企业、“三农”、民营企业,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发展消费金融,服务进出口企业等几大领域倾斜。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表示,总体来看,《通知》基本涵盖了应对近期市场中出现的信贷难题的措施。在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导向下,后续贷款利率上升的空间将进一步挤压,而同业负债成本的下行对息差企稳能起到缓冲作用,预计下一阶段银行利润驱动力将进一步实现量价切换,以量补价成为下一阶段银行运营的主要策略,此外财政刺激也有望带动银行资产增速的企稳回升。

  一月三度要求银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据第一财经日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银保监会三次通过召开银行座谈会、发布政策文件等方式要求银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从本次通知的主要内容来看,敦促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重新成为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8月11日银保监会官网文章确认了“加大信贷投放”已成为监管工作的重心,并提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协调,扎实细致工作”,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的“最后一公里”,提高服务质效。本次通知从宽信用、稳投资两个方面,对此作出了具体实施安排。

  为保证增量信贷投放充分而有效,《通知》做出四个方面的安排:腾出信贷额度、优化投放流程、加大投放力度、拓宽资金支持。各方面均有细致配套措施,表明这次加大信贷投放与之前的“放水”不同,更加重视投向和质效。分析人士指出,与之前的政策措施相比,“积极发展消费金融”是比较值得注意的措施,消费贷未来或会再次升温。

  强调不盲目断贷

  据证券日报,《通知》提出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合理确定考核指标,避免贷款在同一时间特别是月末、季末集中到期而引发企业资金紧张;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强化小微企业、“三农”、民营企业等领域金融服务等九项要求。

  《通知》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对符合授信条件但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不应盲目抽贷、断贷。对成长型先进制造业企业,要丰富合格押品种类,创新担保和融资方式,合理确定抵质押率,在资金供给、贷款利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在普惠金融方面,《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当前市场流动性宽裕、银行业和保险业盈利稳定等有利条件,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扶贫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武雯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通知》主要从三大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从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角度,强调了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二是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再次强调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快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的要求不变。从另一层面强调监管只是鼓励合理的“无还本续贷”,并不代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借此隐瞒不良贷款。同时,强调了要盘活存量资产,腾挪信贷空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鼓励推动已签约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尽快落地。三是从提升内部体制机制的角度,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严禁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减轻企业贷款负担。

  加大不良处置力度

  据中国证券报,《通知》强调,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禁隐匿隐瞒不良贷款,严查不良资产虚假出表、虚假转让等违规行为。

  武雯表示,从风险管控来看,《通知》强调监管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加快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的要求不变。同时,强调要盘活存量资产,腾挪信贷空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鼓励推动已签约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尽快落地。

  针对近期热度颇高的无还本续贷,《通知》提出,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要提前开展贷款调查与评审,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依照程序办理续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无还本续贷有一定作用,但应交由银行自行判断决定,若是强制性、运动式地推广,对于企业来说,只是推迟了债务危机发生的时间,对银行来说,则是隐藏了不良贷款,还可能存在操作风险。

  此外,从体制机制角度,《通知》强调,规范经营行为,严禁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

  从银保监会近期发布数据来看,7月新增贷款中基建和小微贷款占比近半,反映了以定向结构性调整为主的信贷政策已见成效,后续监管政策将进一步从引导银行加大特定领域投放及加大低风险资产供给两方面同步推进,监管信贷引导力度将持续加强。

  保险资金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据上海证券报,在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保险资金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通知》指出,在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方面,保险资金应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高且运用灵活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朱俊生表示,此前,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一些保险公司的债权投资风险受到关注,保险资金参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所减少。“不过现在监管机构考虑把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理顺,预计上述情况将会有所改变。”

  《通知》指出,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在投资范围、比例、偿付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缩短投资链条,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发挥保险业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不断丰富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产品和业务模式,改进保险服务,稳定企业和居民财务预期。

  在朱俊生看来,除了发挥保险资金的融通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外,还需要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核心功能,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方杰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