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腾讯金融科技”浮出水面:主营业务承压,金融科技救场?

洪偌馨馨金融 2018-09-18 09:53
金融科技 腾讯 金融科技 收藏

  曾经谈及未来腾讯战略时,马化腾将其总结为“两个半”战略:社交+游戏+(半个)金融。

  彼时,手握QQ、微信的鹅厂在社交领域一骑绝尘,与Facebook并称社交网络中的两大“王者”,而游戏业务更是顶着“王者荣耀”的光环,不断与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

  而相较于前两个领域,金融条线则一直低调的多。与同业相比,腾讯的金融板块更是面目模糊。尤其前几年,在其他互联网巨头纷纷独立拆分金融业务时,腾讯成立了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简称FiT,英文全称Financial Technology),但对外却异常低调,未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形象。

  最迟在去年末,FiT官网不声不响地上线了,终于让这个成立多年的平台变得面目清晰了些。

  而近日,在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合作推出的一次金融教育活动中,腾讯FiT首次以“腾讯金融科技”的名义对外亮相。在FiT官网上,顶部logo旁边的中文名称也从原先冗长的“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变成了“腾讯金融科技”。

  从最新的官网信息来看,除了2C的理财、支付、证券、创新业务四大类外,腾讯金融科技还包括偏2B的金融生态和金融安全业务线。

  事实上,腾讯金融业务战略地位的提升从其二季报便可见端倪。数据显示,腾讯的“其他业务”在2018年二季度实现营收174.96亿人民币,同比大涨81%,环比增长10%,而这主要来自于腾讯的支付及相关金融服务以及云服务的贡献。

  与金融业务贡献日益增大相对比的是,其传统的王牌业务——社交和游戏却内外交困。前者面临增长的天花板以及头条系的围堵,后者更是在重重限令之下陷入发展困境。

  此外,今年5月,资深科技媒体人潘乱的一篇《腾讯没有梦想》更是引爆了一场关于腾讯的大讨论。(传送门:《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直指腾讯最近几年在战略上的失误和面临的发展困局。

  从2018年1月至今,腾讯的股价跌幅达32%,市值缩水近1.5万亿港币。

  1.FiT走向台前

  根据官网上的介绍,成立于2015年的FiT是腾讯集团旗下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支付与金融服务的综合平台。其前身始于2005年成立的财付通,2015年9月正式升级为“FiT”。

  FiT旗下主要包括理财(腾讯理财通、腾讯微黄金)、支付(微信支付、QQ钱包、财付通)、证券(腾讯微证券)、创新业务(一生保、腾讯征信、腾讯金融云、腾讯区块链、微信信用卡还款)等四个2C为主的业务类别,以及2B的金融生态和金融安全。

  如果对比年初的版本可以发现,证券产品“腾讯自选股”已经从官网上消失;而金融云、区块链与其它几个首次出现的产品则一同归为了“创新业务”。

  此外,更新版的FiT简介单独分出了金融生态和安全两个类别,后者比较好理解,就是提供数据等安全相关的技术。而金融生态则集合了腾讯在金融方面的一些基础能力为B端提供服务,从场景流量到基础技术都有,

“腾讯金融科技”浮出水面:主营业务承压,金融科技救场?

  事实上,在内部,腾讯金融早已有金融科技或互联网金融事业群,只是,对外讳莫如深,行事低调。但从去年开始,FiT逐渐浮出水面,走到台前。从上线官网,到如今正式以腾讯金融科技之名亮相。

  从时间线来看,腾讯介入金融领域的时间并不晚。

  2011年5月,腾讯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又于次年获得基金支付资质,此后微信支付、QQ钱包的大举市场进攻以及理财产品“理财通”的上线都以此为基础。

  随后,从2013年到2016年,腾讯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和布局陆续展开。

  例如,2013年开业的众安保险,腾讯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2013、2015年两次入股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好买财富,目前是其第一大股东;还有2014年成立的微众银行,腾讯也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

  另外,那几年腾讯还申请了网络小贷牌照,投资了水滴互助、轻松筹等网络互助领域的公司,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该公司为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持牌法团,持有第1/2/4/9类受规管活动牌照)等等。

  纵观前几年腾讯金融版块的发展,金融业务和产品融入于各个事业群,各成一派,比如,微信支付、QQ支付、理财通等。对外,其投资入股的企业更多地是在背后默默地给予资源支持,鲜少站到台前,典型如微众银行。

  但是,这种被动且低调的策略在2017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移动支付战况激烈自不必说,从线上到线下,从国内到国外,微信支付攻势越发猛烈,就拓展线下出行场景这一项,小马哥就多次出来站台。只是,对手支付宝也同样拼命,所以两家的差距并没有进一步缩小。

  另外,以保险为例,先是去年初,腾讯在香港投资设立了英杰华人寿,在大陆则投资了和泰人寿,年末又拿下了保险中介牌照,成立微民保险。很快,微保不仅上线了首款医疗险产品,更在顶级流量入口——微信九宫格上占得一席之地。

  超级流量入口和庞大数据资源的加持让这张保险中介牌照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这也让腾讯从代销保险产品,更多地进阶到定制保险产品的层面。

  基金代销牌照的价值也类似。对于这张牌照,腾讯方面的回复是,腾安公司将携手金融机构针对用户不同风险等级的理财需求,定制多种资产类别的金融产品,上线多种生活化理财功能。

  数据显示,到今年年中,腾讯理财通资金保有量亿经突破4800亿人民币,而在今年年初时,这一数字是3000亿元。

  2.金融业务权重加码

  今年,腾讯有点丧。

  从数据来看,股价大幅下滑的背后是其两大支柱业务社交和游戏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游戏方面,腾讯二季报显示,此前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的智能手机游戏收入为176亿元,环比大幅下滑19%;PC端游戏收入环比、同比也都出现下滑。社交方面,QQ月活跃账户数量同比下滑5.5%,其他社交数据增速也在放缓。

  相形之下,金融板块可以说是相当给力了。

  财报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末,腾讯支付业务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8亿,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40%;线下支付笔数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达280%,在竞争对手都在大举布局线下支付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如此规模的增长,实属不易。

  事实上,不只是腾讯在今年加大了对于金融板块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加快了布局金融的步伐,以及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权重。(传送门:《今日头条上线现金贷》)

  就在5天前,上市不久的小米进行了最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其中,高级副总裁洪锋为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将专注于小米金融业务的推进。这一调整也被外界解读为,小米金融向独立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

  今年5月,小米提交的招股书中,其金融版图和规划首次展露人前,并提到了小米金融未来有拆分独立的计划。尽管从数据来看,目前小米金融对于集团收入的占比并不算高,但其牌照获取和业务布局已经相当全面

  从小米的业务生态来看,当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标配嵌入到互联网的交易和生态当中时,良好的用户基础和不断创新高的销售额,以及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产业链条,都成了小米金融后续发力最大的资本。

  如果说小米、腾讯都算在金融领域早有布局,加码金融业务也是预期之内的事,那么,放眼看去,包括滴滴、饿了么、美团等流量平台均在今年加大了金融业务的权重。

  近日,饿了么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饿了么金融平台已累计为近40万商户提供贷款,平台在过去10个月向商户投放的应收贷款总额高达150亿元。

  而根据此前媒体报道,饿了么贷款业务的主要模式还是为其他借款平台导流,而非自营。不过,饿了么CEO王磊也曾表示,随着饿了么融入阿里生态中,对接蚂蚁金服,其金融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从巨头腾讯到各个领域的头部互联网平台,诸如滴滴、头条、美团、饿了么,毫无例外地在将金融业务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这似乎与几年前一切流量平台都想进入新金融领域的盛况有所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一方面随着监管不断细化,互联网平台参与新金融的路径与模式逐渐清晰;另一方面,在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中小平台被洗牌出局的情况下,也为互联网巨头布局金融业务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不过,随着流量平台们大举布局金融业务,其可能伴生的风险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跨界是否应该遵循一定的边界,或者某种规则,我想这可能是未来几年,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警觉的问题。

责任编辑:Rachel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