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被拒收现金怎么办?央行出手双管齐下

段思宇第一财经2018-12-04 08:30
现金央行移动支付
金融江湖 收藏

  随着移动支付在生活中的不断普及,出门不带现金、只带手机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不过,有些商家却出现了拒收现金的情况。

  融360近日发布的《线下消费支付方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11.36%的人群曾经有过被拒收现金的经历。

  事实上,针对拒收现金现象,央行早已开展相关工作。央行称,自该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其中,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除了对拒收现金进行整治外,央行还不断加码规范移动支付行业,通过制定相关金融标准,并采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等方式,以期构建支付行业的良好生态。

  整治现金拒收进行时

  近年来,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一小部分商户仅支持线上支付,拒收现金等。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拒收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年逾60岁的王阿姨便曾遭遇过被拒收现金的情况。她告诉记者,前几天在家附近的商铺买东西的时候,因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差点付不成钱。“可能商家觉得现金找零比较麻烦,而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的话,商家只要核查下有没有收到钱就行了。”

  类似王阿姨这种情况的并非少数,融360近日发布的《线下消费支付方式调查问卷》显示,11.36%的人群曾经有过被拒收现金的经历,按不同年龄段细分,有超过三成的50后遭遇过拒收,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

  对此,央行曾于7月发布公告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整改。”另外,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也有相关释义,其中第三条规定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据介绍,7月至12月是央行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的集中整治期,针对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的问题,央行按照分类整治思路开展了整治工作。自该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经约谈、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44起正在处理过程中。

  央行称,整治焦点集中在政务和公共服务、水电煤缴费、新零售、交通类、餐饮业、景区等人口密集和涉外场所。其中,新零售行业是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整治工作中发现,部分“拒收现金”投诉是因为商户与消费者之间因为支付使用的面额、纸硬币等未达成一致产生的,并非商户拒收现金。

  央行表示,“我们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既要支持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也要保证现金使用,促进新零售方式与现金使用的有机结合,确保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未来,央行将建立长效机制,细化措施,把整治拒收现金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同时,进一步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服务水平,建立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加码规范移动支付

  在现金拒收得到管理的同时,央行对移动支付也进行了规范。央行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围绕移动支付、非银行支付,我国制定发布了约50项金融标准,涵盖标识编码、安全规范、接口要求等各个环节。

  同时,央行还采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方式,规范事前准入、事中监管,推动清算机构、银行等实施标准,以构建行业良好生态。

  作为标准制定参与者的重要一员,中国银联紧抓标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据银联助理总裁戚跃民介绍,伴随着支付市场的迅速发展,支付方式、支付终端、支付渠道的不断创新,新的支付者不断产生等趋势下,银联系统及标准化建设在多个领域进入超越突破阶段。

  他称,在这一阶段,“技术工作重心转向支付产业链的推动,其中以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为核心代表,以技术革新带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各方建立涵盖近场支付、NFC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移动支付标准体系。”

  据了解,目前,银联结合我国金融移动支付、条码支付、移动金融声纹识别等金融行业标准,大力推动NFC标签、条码支付、生物识别等技术在移动支付的应用,创新了交互方式、优化了支付体验、扩大了标准化产品的市场规模。

  此外,微信、财付通、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参与到标准的制作中,如支付宝先后参与已发布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等16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财付通截至去年底共参与《移动终端支付可信环境技术规范》等18项标准制定。

  金融标准的不断出台和业务的不断规范促进了支付行业的发展,同时行业内技术的迭代升级又反推标准的深化实施。据央行介绍,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标准也正在制定中,如人脸识别、分布式账本、机器学习等多种标准。

责任编辑:晓丽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