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系列解读四:未来智能银行的颠覆式创新

中国电子银行网2019-01-23 10:57
直销银行白皮书解读
数据解读 收藏

《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系列解读二:网络化时代的中国互联网银行实践

  导读 :1月16日,第二届中国直销银行联盟高峰会暨民生直销银行3.0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该报告是民生银行继去年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发布《2017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之后,共同编制的第二份直销银行专业报告。

  《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是第一份报告的延续和升级,内容更加系统、详实,维度亦更加多样化,不仅通过大量的外部调研、国内外数据收集分析、公私服务功能测评,结合目前国内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直销银行发展动向、竞争格局、经营模式,还对直销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科学的行业前瞻性思考和研判。

  《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将分为四期陆续推出,以飨读者。还请持续关注中国电子银行网以及官方微信。

  本文为第四期,报告正文如下:

  随着纷繁复杂的技术创新,以及新型经济形势的涌现,驱动传统商业银行不断前进与创新的市场机会将越来越多,并值得银行为之而努力。未来银行不再仅仅是延续性创新,更多的是要进行颠覆式创新,而这种颠覆式创新将会体现在客户经营、产品与服务模式以及风险控制等角度,如解决客群私有化问题,更加注重场景个性化和小众化的服务与产品,充分利用数据实现风控等。其中,智能银行将成为传统银行的突破。

  · 立体化+智能化+闭环式的创新突破

  1. 立体化的客户经营机制

  传统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对公业务的客户开发经营上,普遍存在客户私有化问题。在这种模式下,“点对点”“单对单”的产品营销和服务模式,形成了严重的客户经营藩篱,已无法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客户服务要求,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深度开发与经营水平的提升。

  而未来智能银行将会助力客户经营从“私有化”向“立体化”进化:

  第一,智能银行将突破传统商业银行只能服务本行客户的局限,基于电子账户体系实现账户互联,有助于客户轻松管理所有账户,还可以引流行外用户,通过更丰富的场景与产品做大客户基础。

  第二,智能银行作为开放的互联网银行,不仅可有效整合商业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不同条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还将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构建更全面、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第三,智能银行遵循互联网金融集中模式,增强客群流量经营的专业价值,形成金融产品溢价价值。通过集中管控、客户数据分析、产品交叉销售,可不断深挖不同客群多维度需求,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营销和客户经营立体化的平台和模式。

  第四,智能银行注重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依托大数据技术,整合数据,对客户行为习惯和偏好进行分类汇总、分析,从中挖掘、提炼出客户的潜在需求,并优化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以合适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向客户进行精准营销。

  2. 智能化的产品服务模式

  现行的金融体系完全是基于工业经济的基础架构建立起来的,即金字塔、层级制、标准化、流程化。在万物互联的网络经济下,新的模式呈现出“去中心”的趋势。金融科技也必会帮助商业银行适应网络经济的底层架构,构建未来智能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首先,智能银行的服务应是触手可及的。未来智能银行通过运用来自网点、PC、移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渠道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海量数据,通过高效信息处理和分析适时调整自身改革战略、风险偏好和经营结构,为不同的客户匹配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将促动传统银行由“被动”提供产品向“主动”设计产品转变,由“广泛撒网”营销向“精准制导”营销转变,由“经验依赖”决策向“数据依据”决策转变。未来,智能银行利用客户生命周期视图,构建起对客户的三维立体式管理,为其提供无缝的场景化服务创造了先机。

  此外,智能银行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调整业务流程和业务结构。智能银行按照洞察客户行为,整合前中后台业务流程和渠道,以优化且高效的流程助力更智慧的业务决策。同时,为保障前中后台的成功转型,智能银行将构建集成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动态的业务基础设施,快速灵活地响应和支持业务的变化。

  3. 闭环式的智能风控体系

  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能力。传统商业银行的风控重贷前轻贷后且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导致逾期和不良资产的增加。而未来智能银行要基于常年积累的风控技术和能力,以及风控规则引擎,并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基于智能的风控体系。未来,商业银行的智能风控应充分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构建风控模型和风控制度,建立清晰的风险偏好,并在该框架下加强风控及审批团队的建设。

  整个智能风控的起点从获取数据开始,主要数据来源为用户注册时提交的数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交易时产生的数据、第三方机构等的数据。第二步是建立模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欺诈和信用评定两项工作。第三步是将模型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迭代,即机器学习。如IBM Watson Analytics 实现了基于自然语言的认知服务,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监管、风险和合规、交易账户、银行账户、投资账户和保险账户的风险监控业务。因此,未来的智能风控是基于目标客户长期交易活动中持续积累的资金及交易行为的海量信息数据,建立基于交易场景的闭环智能风险控制体系。

  · 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发展趋势

  数据已经成为全新商业模式下的重要生产资料,同时也将成为银行基本的业务单元。根据麦肯锡调研,国际领先的外资银行已平均每年投入税前利润的17%-20%用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85%的国内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的工作重点,如从场景、交易等活动中挖掘数据,利用互联网传输数据,利用云计算处理和分析数据,最终应用于用户画像、产品设计、精准营销、风险管控等诸多方面。

  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更是将智能金融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首先,传统商业银行在渠道方面普遍实现了智能化,从建设银行的“无人银行”开始,大部分银行都在各自网点利用机器人或智能柜员机取代部分人工服务,将线下业务通过移动APP实现线上化。还有银行通过设立直销银行模式,一方面增加银行与客户的触频,实现各类场景与银行服务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精简了银行网点数量,根据2017年年报数据,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数量较2016年减少586个。商业银行还持续推进网点智能化转型、智慧柜员机渠道创新,持续完善智能服务流程和功能,推动网点从“交易处理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型,有效提升客户的智能服务体验。

  其次,在业务经营能力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个人客户、家庭客户和小企业客户这三大客群,构建包含客户特征、行为、价值等维度的客户标签,构建全面的客户画像,形成针对性更强的客户细分策略。同时在客户画像的基础上,建立包括主动营销和被动营销的智能营销引擎,提供实时推荐服务,如2017年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的智能投顾服务。

  随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银行的智能化也将越来越成熟,通过各种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模型完善人工智能,使其完成更精准的任务安排,由智能向“智慧”进行转变。通过所有渠道获得数据,借助关联算法模型,从而对客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人脉关系等全方面进行数据化与动态监测,更智能地刻画用户或该业务的立体式多维度风险视图,并通过已有的算法模型实时计算出风险成本收益结果,为风险管控与业务经营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和服务支撑,打造大资信时代实时的风险决策引擎,并强化欺诈风险模型的准确性,对每笔资金流向进行实时监测,作出风险预判,打造银行智慧的风控体系,并实现前中后台的贯穿。

  智慧化被视为传统银行转型的最高级阶段,是银行以智慧化手段和新的思维模式来审视自身需求,形成自己的“智慧”大脑,并利用成熟的智能科技塑造新服务、新产品、新的运营和业务模式,实现规模经济,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有效的客户管理和高效的营销绩效。

  · 智能银行即服务,无感式的极致体验

  百信银行“O+O”、“B+B”的发展思路与模式,将银行嵌入到生态合作伙伴中,通过线上与线下场景,实现与合作伙伴互相赋能。同时,基于用户习惯的改变,让产品能够“随用随到,即调即用,用完即走”,实现“Banking as a Service”,即“智能银行即服务”,银行不再仅仅是一种机构,而是一种服务行为,通过各类移动设备提供一种无所不在的服务。

  比尔·盖茨曾提到银行将是21世纪最后的恐龙。实际上,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只要有经济活动发生,银行的业务和服务永远不会成为最后的恐龙,但银行的形式和形态会发生变化。在高度互联网化的未来,银行不再是利用网点进行被动的获客与提供服务,而是根据各种场景下的客户消费习惯、消费偏好等大数据,利用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算法分析、用户画像等智慧化处理,刻画出客户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图谱,跨越时空限制,无缝化推送相关金融产品,实现主动营销。荷兰国际集团美国直销银行在纽约市中心开设了全球第一家“咖啡银行”,咖啡厅内设有计算机终端用于客户账户登录等,内部员工既是咖啡厅店员,又是银行人员,如金融顾问、理财经理等,未来的银行服务可能在喝咖啡的几分钟内就已经完成,或者在下订单的时候就已经无意识地获得了他们的金融服务建议。

  随着身份认证、数据安全等技术的提高以及监管条例的修订,原先需要在物理网点才能完成的银行业务将一步步转移至线上,建立“多元接入、全程响应”的跨界服务渠道,并通过借助新技术手段,继续发展和挖掘新的数字渠道和新的移动应用,构建更多场景化服务形态,打造全方位的银行和银行外部生态体验渠道。这就意味着只要客户需要,任何与客户交互的智能化、智慧化APP或网站,银行都可以融入任何场景中提供任何银行服务,根据不同场景的客户群设立不同的服务生态系统,线上线下相互赋能,主动提供不同的金融解决方案,这就是无感式智能银行。  

  延伸阅读:

  《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系列解读三:科技赋能+敏捷开放+金融生态的未来范式

  《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系列解读二:网络化时代的中国互联网银行实践

  《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系列解读一:互联网银行服务的转型与趋势

  【重磅】民生银行发布“直销银行3.0” “自金融”服务触手可得

  民生银行推出首家BBC开放式金融云服务平台

  民生银行发布《2018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

责任编辑:韩希宇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