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陈四清:全球变局下的金融使命

陈四清中国金融杂志2019-02-11 14:44
陈四清中国银行
金融江湖 收藏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世界开放合作共识减弱,中国经济社会结构面临深刻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形势中的“变”与“不变”,对金融业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新变局

  国际力量对比持续“东升西降”

  长期以来,凭借着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这一格局造成冲击。这场危机发端于美国,传播到世界,不仅严重破坏了全球经济金融体系,更使发达国家长期被奉为圭臬的发展模式遭受质疑。尽管在一系列救市政策的作用下,发达国家实现了经济复苏,但增速远未达到危机前水平,且诸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根据IMF的统计,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GDP中的占比达到51.2%,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此后这一占比逐年提升,2017年已达58.7%。其中,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达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稳定之锚。

  国际分工格局出现“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18世纪的蒸汽技术革命、19世纪的电力技术革命到20世纪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革命,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发展轨迹。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等技术蓬勃发展,重构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环节,带动了零售、农业、物流、教育、金融等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推动国际变局的加速器。当前,主要大国均加快了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未来,一国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成为决定该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这必将带来国际分工格局的又一次巨大调整,给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带来巨大挑战。

  国际经济治理遭遇“逆全球化”冲击

  从历史进程来看,15世纪地理大发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从此,世界版图逐渐有了全球化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不再以战争和殖民等方式争夺利益和势力范围,开始以“制度和规则”协调国际关系,这促进了战后几十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全球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但随着近年来发达经济体实力相对下降,其主导全球化的意愿、方式发生变化,原来支撑全球化的理念规范(如自由贸易、开放市场、民主政治、多元文化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频繁“退群”、加征关税、重谈双边协定等行动,冲击了旧有的国际关系,引发贸易摩擦的升级,而G7、G20、WTO、APEC等国际合作平台无法对美国的保护主义形成有效制约,全球多边协调机制受到严重挑战。根据世贸组织统计,2018年5月16日至10月15日,G20国家新出台了40项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个月8项,创三年来新高,其中进口关税所覆盖的贸易规模高达4810亿美元,是上一个记录期间(2017年10月16日至2018年5月15日)的6倍以上。与此同时,保护主义逐渐蔓延至国际直接投资领域,2018年上半年全球直接投资骤降41%。从全球范围来看,这股逆全球化风潮已极大降低了国际经济协调的有效性,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

  新变局中也有不变的老问题

  过去十年来,尽管全球主要国家都大力推行改革,全球经济运行中的旧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在新变局中,阶段性的乱局和困局仍无法避免。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发达国家没有走出周期规律的老路。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从未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从1978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1988年的严重通胀危机、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破裂,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似乎每隔几年就会重演。有研究指出,全球每15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大型债务危机。未来两年,随着全球主要央行逐渐收紧货币政策,全球利率中枢上移,发达经济体债务负担将快速增长,资本市场价格面临深度调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将逐渐抬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发达经济体GDP增速将由2018年的2.3%降至2020年的1.7%。

  二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术界通常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称为发展中国家“迷失的20年”。在此之后,虽然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但部分国家间歇式衰退仍时有发生。目前,全球依然有7.5亿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非洲地区。由于各国禀赋条件不同,政治经济体制各异,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发展模式可供参考,很多发展中国家还在借鉴、改革、试错中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新兴市场国家没有摆脱脆弱性的困扰。2018年4月以来,随着美元指数“超预期”上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国相继出现金融动荡,股汇债等资产价格大幅调整。为应对危机,上述国家纷纷采取加息、资本管制等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没有彻底消除风险隐患。这既与这些国家自身经济基本面不够稳健、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有关,但更主要是受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效应的冲击。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践为应对变局提供宝贵经验

  乱而思治,危而望安。40年前,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中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年来,中国不断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加强对外开放,经济保持了年均9.5%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40年来,中国找到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制度安排和发展道路,成功抵御了多次外部危机的干扰,既探索了破解经济金融周期规律的应对之策,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一是坚持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改革开放40年,尽管不同时期阶段性目标不同,但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始终是市场化,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崩溃不同,中国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将国际经验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渐进原则,“小步慢跑”“先易后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实现了各项改革措施的平稳推进。

  二是坚持稳妥有序的对外开放。40年来,中国依托自身优势,加入世贸组织并融入国际多边贸易规则体系,成功抓住了国际产业分工深化的历史机遇,通过与外部市场深度融合,推动了经济发展。与20世纪90年代末部分东南亚国家过度金融自由化不同,中国坚持主动、稳妥、有序的开放原则,有效应对了历次外部冲击,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促进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纵览各国,几乎所有成功发展的国家都是依靠制造业崛起,而房地产市场过热、金融市场过度膨胀、虚拟经济过度炒作则往往容易引发危机。40年来,中国相继通过优先发展轻纺工业、重点发展基础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完备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为避免经济“未富先空”,近年来中国加大力度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的全球份额持续扩大。1990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仅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10年占比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第一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从“代工生产”走向“自主生产”,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

  中国金融业应对全球新变局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中国金融业要主动作为,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为推动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守金融本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金融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金融资本的回报来自于产业投资中的价值创造,离开产业发展的金融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产业经济运转良好,金融发展才有未来。金融发展必须着眼于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扩大覆盖范围,适应市场环境,尽力为客户提供低成本服务、低成本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杜绝为盈利而投机炒作、为投机而脱离实体经济、为追求超额利润而盲目冒险。

  具体来看,在当前全球面临新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应主攻三大领域。一是服务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等将发生深刻转变。我国金融业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聚焦产业升级,把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扭转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要大力支持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中国智造”转变。二是服务薄弱环节,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六方面举措,建立支持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长效机制。通过优化授信政策、加强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服务模式等手段,不断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水平。三是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异常复杂,“灰犀牛”与“黑天鹅”并存,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动荡。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金融业要增强忧患意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方面,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办法,花大力气解决好当前金融领域的突出风险;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潜在风险的主动识别和提前化解,加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力度。要通过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做到治未病、治小病、早治病,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鼓励金融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金融业要适应全球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趋势,通过对经营管理机制、服务工具手段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作出新贡献。一是服务于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发展。目前,我国在新技术应用和市场化方面展现了较强的能力,全民掀起创业浪潮,成就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公司和“独角兽”企业。金融业应积极支持有利于促进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的创新型行业、代表未来产业升级方向的高科技产业,积极探索产融合作的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二是拥抱金融科技的发展,开展产品服务创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深刻重塑实体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将改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形态、场所、方式和物理布局。金融机构必须把握金融数字化发展的未来方向,有效利用金融科技,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提升服务的精准性,降低服务成本,控制金融风险。

  加强开放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中国经济40年的快速发展表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推动全球经济较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受逆全球化、本国优先等思潮的影响,各国政策协调明显减弱且有所分化,部分国家以邻为壑的做法正在深度伤害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但无论从历史规律还是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化仍是主流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此背景下,金融业应勇于担当,加强合作,进一步支持改革开放,继续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一是优化国际布局,整合国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此,金融业应进一步拓展国际化布局,担当全球资本的整合者,加大对重点战略地区的业务布局,充分动员市场资金、分散风险,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多层次金融支持。二是增强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互信、业务往来和流动性安排,支持跨境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积极支持跨国企业的投融资与贸易活动,促进技术创新与跨境产能合作。三是勇于担当,增强国际金融话语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金融业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提升话语权。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

  完善宏观政策,做好前瞻性制度设计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入后半程,经济增速下滑、货币政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等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国际资产价格波动不可避免,部分新兴经济体存在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为此,各国应总结历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减少经济金融体系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一是加强逆周期金融监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其主要目标就是加强金融监管,减少经济金融发展的顺周期性;通过逆周期操作,促进金融机构在繁荣期间留足拨备,在衰退期间提高应对损失冲击的能力;通过杠杆率监管,限制资产规模的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的形成。在实践操作中,金融机构要夯实资本基础,增强对各类风险的管理能力,为抵御潜在金融危机做好准备。

  二是加强大国政策协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正是世界各国的携手合作,重拾了市场信心,推动了实体经济企稳回升。当前,各国金融业,特别是大国之间要更加紧密合作,加强货币、金融、投资等政策的国际协调。要支持国际资本有序流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领域,防止过度泡沫化,降低全球债务水平。主要国家要担当责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政策沟通和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可能的负面溢出效应,努力形成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合力。

  三是强化金融危机应对。一方面,各国应有效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加强风险识别和危机预警,优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工具箱”; 另一方面,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降低国际金融市场对单一货币的依赖。要完善IMF救助机制,充分发挥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协议、拉美外汇储备基金等多边化机制的作用,增强地区的风险抵御与互助能力,共同筑牢金融安全网,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作者系中国银行董事长

责任编辑:松崎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