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蔡宁伟中国电子银行网2018-01-22 16:36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蔡宁伟 收藏

  摘要:风险管理历来是商业银行的难点和痛点,备受理论和实践的关注。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按照其内涵来分类,并据此开展组织设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本研究尝试突破风险内涵的分类,依据类型学的思路从其他维度进行整合与重塑,力求给予风险管理以新的视角和探索。研究分别提出了基于时间、措施和业务层次维度的新型风险管理分类,探讨了三种分类下辖九种类型的特征和发展阶段。在比较上述三种维度风险分类异同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基于时间、措施和层次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模型,用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亘古不变的话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盈利和发展。如果失去了风险管理这一“经济基础”,其他目标和愿景只能化作虚幻的“上层建筑”。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针对风险计量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偏多(罗猛、綦相、邵长毅,2009;阎庆民,2011;欧晖、周玮,2012;吴博,2012;刘亮,2015;杨东平,2015;莫建民、吴远洪、高翔、卿树涛,2016;李达、陈颖、刘通、刘波、孙寅浩,2016等),而针对风险管理类型和划分的研究相对不足,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程与回顾凤毛麟角(易会满,2013)。这一情况与我国商业银行后发进入的实际相符,更多的中小商业银行正在准备或者尚未开展高级法等最新方法,因此对计量的探讨反映的正是实践的关心与关注。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也对自身采取那种方法更合适十分关注,一些计量性的研究也针对这类问题展开,特别针对具有难以预测性、多样性、随机性特征的操作风险(蔡宁伟,2015 a),成为风险管理领域研究的前言课题(Chernobai、Jorion、Yu,2011;Dutta,2012;Dutta、Babbel,2014等)。本研究尝试弥补此类不足,依据不同的划分维度总结国内风险管理的阶段,整合基于时间维度、基于措施维度和基于层次维度的风险管理类型,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给予风险管理以新的视角和探索。

  商业银行的风险“点多面广”,风险管理的战线更为绵长、领域更为宽广。总体来说,当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按照其内涵来分类,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上述风险主要包含在“第一支柱”框架下(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04)。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还包括合规风险、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它们通常被视为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此外比较常见的风险还包括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系统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业务风险、利率风险(蔡宁伟,2015 a)、国别风险(跨境风险)、跨业风险和其他风险(银监会,2016),其中利率风险等属于市场风险范畴、国别风险和信用风险也有交叉。在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设计上,主要依据上述分类根据业务职能来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力求达到全面管控风险的目的。但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点多面广,以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等为代表的风险类型具有复杂性、难以预测性、多元性、频发性和高发性,难以预测和管理。因此,在实际业务中,需要突破风险内涵的传统分类,尝试依据类型学的思路(蔡宁伟,2015 b),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期实践,从其他维度进行整合与重塑,发掘可以用于经营管理的风险维度。

  本研究以中国银行业的实践为基础,借鉴了国内外对风险管理种类的主要研究,构建了如下研究架构。首先梳理基于时间维度的风险管理分类,其次梳理基于措施维度的风险管理分类,再次梳理基于业务层次的风险管理分类,并从本质特征、主要优势和主要劣势三方面比较三种维度的异同。在对标之后,我们尝试构建了商业银行基于时间、措施和层次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模型,从而在统一视图中阐释了三类风险管理类型的区别与联系,为商业银行梳理内在风控水平和能力定位,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遵循监管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学习逻辑和实践思路。

  二、基于时间维度的风险管理分类

  时间维度是风险管理类型的重要分类标准,并广为各家商业银行在实践中采纳和应用。按照风险发生的时间,一般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类;同理,按照风险管理的针对环节,也可以分为事前风险管理、事中风险管理、事后风险管理三类。不难看出,这一分类方法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而言具有普适性,可以基本涵盖风险潜藏、萌芽、生成、发现和消亡的全过程。由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大多数具有难以预测性、难以度量性、难以修复性,因此在风险管理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情境。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首先,在事前风险管理阶段,风险最难以预测,也最难以度量和修复,此时商业银行内部可能尚不清楚风险隐患及其后果,难以界定风险发生的时间、频率、地点和涉及的人员;其次,在事中风险管理阶段,风险已经可以被识别,因其还处在发生进行的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涉及的人员可能被初步确定甚至精确地识别,但风险的计量、后果和影响范围仍较难估量,尚不能完全确认知否是单一风险、复合风险或者是“黑天鹅”风险事件;最后,在事后风险管理阶段,随着调查分析的深入,风险事件逐步呈现其全貌,此时才能逐步通过资本计量和覆盖、内控管理措施、制度完善修订、员工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弥补,综合评判风险的影响和后果(蔡宁伟,2016 a)。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事后风险管理在预测性、度量性和修复性上最为明确,但也最为无济于事,毕竟风险和损失依然客观存在,即便顿足捶胸,也只能听凭其变,常常悔之晚矣。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商业银行是高风险企业,因此即便存在“亡羊补牢、尤为未晚”的说辞,也可能因某一风险的管理梳理而引发连锁反应直至倒闭。1995年,“百年老店”英国巴林银行因交易员违规操作导致14亿美元亏损并最终破产;2008年,另一家“百年老店”也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次贷危机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相比于国际银行业的管理和改革,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滞后性和渐进性,逐步与国际接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到2007年之间,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以事后风险管理为主、事中风险管理为辅,严格遵循与沿袭风险内涵分类的标准和职能,通过建立风险管理部、事后监督中心等架构来满足事后风险管理的需要。二是2008到2013年之间,随着各家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与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冲击越来越复杂和强劲,国内商业银行开始了进一步风险管理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进行前中后台业务分离,设置信贷审批、监督中心等专业性的风险管理部门或机构,前置风险管理的环节(易会满, 2013)。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改革目标是以事中风险管理为主,事前风险管理为辅,增强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三是2014年以后,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落地,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与国际标准的学习与接轨,其中重要的风险管理指标在于新型风险管理方法的计量与应用。2014年,工、农、中、建、交以及招商等6家银行经过长期准备终获银监会核准,成为首批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这有助于其有效降低风险加权资产,主动提升核心一级资本,从而帮助其在更长的时期合理运用自有资产,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杨东平,2015)。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改革目标是以事前风险管理为主,事中风险管理为辅,尝试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实现风险管理的“未雨绸缪”。

  三、基于措施维度的风险管理分类

  基于风险管理时间维度的基准,商业银行作为防控和管理风险的主体,必须主动作为和有所作为,才能适应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根据银行业的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商业银行一般采取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等三类具体措施,从而实现风险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环”。风险预防主要针对事前风险的管理,具有一定前瞻性、针对性,而时效性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其可以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也最为有效。风险控制主要针对事中风险的惯例,也就是风险在生成过程中的管理,这一管理的针对性较强、时效性要求较高,如果方法得到,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目前,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率先采用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事中风险的模型构建、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来准确、及时地分析和捕捉正在酝酿和发生的潜在风险,并对其采取密切跟踪、关注提示、现场核查等不同层次的应对方式来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风险监督主要针对事后风险的管理,由于风险已经完全暴露,因此这类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要求,但其效果往往不及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特别对于某些集聚多年才突然暴露出来的风险,往往收效甚微,但可以据此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明确要事实上,风险监督不仅仅包括监督的举措,还需要将检查、督导、整改、问责等相关措施相互配套、相互衔接,才能起到事后补救与震慑的效果,才能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督实际一直根植于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但侧重、导向与成效呈现一定的差异。依据国内商业银行的做法并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的大趋势,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到1999年间,国内商业银行囿于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基本尚未实现大一统的全国性系统管理,一般以分行甚至支行为单位进行核算与汇总,这一阶段的风险预防、控制和监督也大都各自为政,存在较大的行际和地域差异,留下了较深的人为特色烙印。可以说,这一阶段尽管商业银行采取了包括三类措施在内的风险管理手段,但系统控制相对匮乏,更多地偏重事后的风险监督。二是2000到2007年间,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商业银行加速了与国际接轨的融合步伐。以民生银行(2000)、招商银行(2002)、华夏银行(2003)、交通银行(2005)、建设银行(2005)、中国银行(2006)、工商银行(2006)、兴业银行(2007)、中信银行(2007)等为代表的国有大型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实现了数据集中和公开上市[ 以上数据源于各商业银行网站公开披露信息,在此时间段外,全国性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平安银行(1989)、浦发银行(1999)、农业银行(2010)、光大银行(2010)、浙商银行(2016)和邮储银行(2016)先后首次上市;截至2017年1月1日,广发银行、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等尚未完成IPO。]。这一阶段,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事中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资本要求、计量方法、防控要点逐步与国际接轨,采取更为通行、专业的行业做法。三是2008年以后,随着次贷危机的持续发酵,直接催生了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04),国内外监管机构更加重视商业银行的风控体系建设与资金准备,对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并划定了监管的“红线”。这一阶段,商业银行不得不更加关注日常的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逐步向事前风险预防倾斜:一方面必须达到监管设定的底线,另一方面必须直面复杂变化的经济和金融环境。特别在当前面对“新常态”的新型特征(蔡宁伟,2016 b)[ “新常态”的重要特征是中长期的中低速增长,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步入消化期。在“三期叠加”阶段,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企业都可能面临“四降一升”的挑战,即经济增速下降、通胀率下降、企业利润下降、税收下降和金融风险上升。],商业银行必将面对更为严苛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和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需要,必须兼顾宏观经济周期与微观企业发展周期的客观规律。

  四、基于业务层次的风险管理分类

  21世纪以来,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的多元化、产品的复杂化、周期的两极化,其业务层次也呈现差异化的趋势。特别在2009到2012年间资产管理等新型业务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山东银监局课题组,2015),商业银行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既有长期性的贷款也有短期性的融资,既有对公的大户也有零售的散户,既有传统的业务也有投行、理财和资产管理等新兴业务。这一态势加剧了商业银行业务和产品的差异化,高风险特征、低风险特征的业务与产品必须采取对应的风险管理手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1999年以后,国内商业银行迎来大规模上市风潮以来,出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的需要,一些上市银行纷纷成立了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战略投资关系管理部、信息管理部、公共关系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并增设了相应岗位,不仅沿袭以前的年度计划,还增加了3年期、5年期甚至10年期等中长期战略规划的新课题。基于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风险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战略性的风险管理要求逐渐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具有高度概括性、长期性、持续性等特征,并通过业务归类、措施分解、年度落实等方式逐步细化到具体的风险管理机构、职能和措施之中。无论基于业务和产品的风险管理手段,还是基于事件维度的风险管理举措,都可视为风险管理战术的一种,是战略风险管理的具体落实、细节抓手和细节体现。相比之下,战术性的风险管理更为灵活应变,也更具有业务和产品特征,但必须始终服从于战略风险管理的要求和大框架——这也是战术性风险管理存在的前提和依据。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基于业务层次的风险管理主要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到1998年间,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还未公开上市之前,主要依托战术性的年度经营计划或风险管理计划来实施,其灵活性和应变性较强,但长期性和持续性相对不足,缺乏风险管理的统筹和延续。二是1999到2000年间,主要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已完成上市,对自身的经营计划有了更高层次的统筹,研究出台了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并积极向国际银行业的监管要求靠拢,具有较好的长期性、持续性和概括性。三是2011年至今,经历了次贷危机并逐步明晰了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以后,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逐步在战略规划的框架下整合长期的风险管理导向、中期的风险管理要求和短期的风险管理举措,从而逐步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达到愿景、目的与方式三者的协调统一。此外,也有部分商业银行采取务实、务虚的风险管理方式来应对不同的业务层次。例如,风险文化建设、员工合规培训、团队氛围提升等往往归类为务虚的风险管理举措;而风险计量标准、业务条线检查、内控制度落实等一般归类为务实的风险管理举措。事实上,无论务虚还是务实的举措,都可以归并到整合的风险管理阶段中来,在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13)、《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2014)等规定的引导下,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平衡,持续获取稳健增长的动力。

  五、基于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模型

  如前文所述,基于时间维度风险管理的分类方法具有普适性和全周期性,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管理可以基本涵盖风险潜藏、萌芽、生成、发现和消亡的全过程;基于措施维度风险管理的分类方法具有主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采取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等三类具体措施,实现风险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环”;基于业务层次风险管理的分类方法具有长期性和针对性,战略、战术和整合的风险管理顺应了商业银行业务和产品的差异化,从而对高风险特征、低风险特征的业务与产品必须采取对应的、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手段。

  三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基于时间维度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阶段性,不同的阶段虽然可能存在交叉风险管理的需要,但难以明确界定,于是事前与事中、事中与事后可能存在管理的“真空”或“中间”地带。而机遇措施维度的风险管理提升了基于时间维度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便其建立在时间维度的基础上,但风险预防、控制和监督可以涵盖多个时间阶段或者称之为风险的生命周期。例如,风险预防可以是基于事前风险管理的预防,其作用在于未雨绸缪;也可以是基于事中风险管理的预防,其作用在于及时发现和第一时间控制;还可以是基于事后风险管理的预防,起作用是在于建立应急处理的预案和声誉管理的计划,减少风险的损失和影响。基于业务层次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差异性,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了战略、战术和整合维度的层次划分,不同的业务层次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指导思路,既坚持了战略风险管理的定力,又给予了战术风险管理一定授权权限和灵活度,还对某些兼顾战略与战术特征的风险开启了“双维管理”的可能,这与前两种风险管理截然不同,突破了单纯一维风险管理的传统思路。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如表四分析,尽管基于业务层次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差异性和应变优势,但也可能存在战略风险管理与战术风险管理的层次冲突,前者更注重长期性、全面性和统一性,是建立在全行所有业务上的统筹和全局之上。因此,在战略风险管理具体落实时,可能战术性风险管理的抵触,存在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的矛盾,这恰恰需要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战略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内控合规部等风险管理的综合性职能部门统一部署,积极协调,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和苗头,将其他部门的局部利益统一到全行的全局利益上来,将有关部门的短期视界统一到全行的长期愿景中来,将涉及部门的微观举措统一到全行的长期框架里去。在实现了上述三者的统一基础上,综合性职能部门还需要支持和指导各业务部门在日常的风险管理中避免管理的真空,减少重复的管理举措,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此外,如果突破三种维度的框架,平等讨论上述九类风险管理类型的特征,可以推倒如下初步结论:一是事前风险管理的效果最好,但也最难度量且最难实现;二是整合风险管理的针对性最强,长期性和持续性最具特色;三是事中风险管理,或者称之为风险控制类型的时效性要求最高,只有确保其控制的及时性,才能保证期管理的有效性。不难看出,上述四类风险各具特色,在各自的维度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分析归纳三种风险管理维度的基础上,大家可能会问一个比较有兴趣的问题:是否可以实现三种维度风险管理分类的同维整合?换句话说,能否将三种不同维度的风险管理类型通过适当的“降维”放在一张图示或模型中来呈现?答案是可行的,当然还需要一定的说明和阐释来辅助。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三种维度风险管理的类型选择与实践呈现一定的趋势:在基于风险管理的时间维度上,事前风险管理自2014年起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工作侧重;在基于风险管理的措施维度上,风险预防管理自2008年起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努力方向;在基于风险管理的层次维度上,整合风险管理自2011年起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关注要点。因此,在这一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模型中,事前风险管理、风险预防管理和整合风险管理是模型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落地和“新常态”周期特征的明晰,监管也呈现更加严格、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趋势。2016年,为进一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中国银监会起草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初步构建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随后在年内正式印发。这一框架不仅是国际准则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也是国内监管和经融环境的大势所趋。所以,这一模型将以此框架为蓝本,尝试纳入三种不同维度的风险管理类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如图一商业银行基于时间、措施和层次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模型所示,左侧是风险管理的三个维度,之间的虚线双向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联系,具体讨论请参见第四部分中表四、商业银行三种风险分类的异同特征分析。每一维度的划分类型在图一右侧,之间由虚线相连接,表示从属于同一维度。图一右侧下部我们设计了时间轴,并根据三类风险划分,标注了代表性的年度时间节点,包括1979、2000、2008和2014年。图一右侧具体展示基于时间、措施和层次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其中粗线双向箭头表示三维中比较特殊的、具有发展趋向整合、预测和事前风险管理,实现双向箭头表示其他类型、特别是跨维度类型之间的关系。例如,风险预测不仅可以针对事前的风险管理,也可以针对事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管控则包括了事前风险、事中风险和事后风险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风险监督则主要针对事中风险和事后风险。又如,整合风险管理不仅可以针对风险预测,也可以针对风险管控和风险监督;战略风险管理同样包括了风险预测、管控和监督;战术风险管理则主要关注风险管控和监督的具体措施。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除了前文我们提到的方法以及上述风险管控和监督的具体措施,实际并不止于风险的预测、管控和监督。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其具体方法实际包括了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风险加总的方法和程序,还包括了风险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的方法、风险管理报告、压力测试安排、新产品和重大业务以及机构变更的风险评估、资本和流动性充足情况评估、应急计划和恢复计划(银监会,2016),涵盖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和方法集合。

  六、研究启示与展望

  风险管理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历来是商业银行的难点和痛点,无论是研究理论还是操作实务都对此有丰富的讨论和关注。但是,由于风险类型的迥异和差别,使得风险管理一直以来缺乏整合的体系和系统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类风险的层出不穷和商业银行内在的提升要求,实践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呼声越来越高。在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下,不仅需要整合各类风险类型,还需要整合各类风险管理的方法。商业银行基于时间、措施和层次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模型则尝试弥补这类研究的不足,从国内银行业三十多年来的实践出发,通过对风险类型和风险管理方式的分析,寻找风险管理方法的内在逻辑,从而构建出时间、措施和层次的三维维度。由此,通过三种维度的对标分析,将上述维度整合进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形成统一的分析模型。在当前“新常态”的背景下,从企业微观而言,有利于商业银行定位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特色,兼顾各类风险的特色和类型,寻找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内控和风控两方面为重要抓手提升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从宏观业态来看,既能实现银行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愿景,又能遵照监管“三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达到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目标,为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一)研究启示

  对风险类型的研究离不开对风险本质的认识,也就是需要分析和把握风险的客观规律,需要研究和归纳不同类型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特征——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风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于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都需要直面和应对。虽然风险的本质趋于中性,但导致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呈现天壤之别的差异(蔡宁伟,2016 a)。这种结果导向的迥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机构的主观认识和预防管控;这种结果导向的差距,相当意义上决定于金融机构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在经济上行的宏观周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许多问题往往被大势的繁荣所掩盖,风险管理的理念正确与否、措施执行与否、监督到位与否难以直观体现;而在经济下行的宏观周期,或者经济波动的夸周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许多问题往往主动暴露直至水落石出,这时一家银行的风险管理预防手段、管控能力和应急策略昭然若揭。在这种大环境下,商业银行对风险预测、识别和评估的整合管理能力,对风险变化、趋势和统筹的战略管理能力,对风险测试、应对、缓释的应急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也尤为必要。只有在一家商业银行明确战略风险管理框架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周期和宏观环境,结合战略愿景和经营计划持续开展风险的识别、测试、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才能充分识别潜在的风险、合理管控发现的风险,妥善处理暴露的风险。

  (二)研究展望

  在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长期不重视风险的情况。一方面,这与2000年之前微观管理长期与国际脱轨有关,以至于国内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被国际同业视为“技术性破产”;另一方面,这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和金融管制有关,相当于构筑了经济上的“防火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动与国外隔离,难以实现充分的人才、信息和技术交流。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商业银行逐步认识到风险管理职能的重要性,并在几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切实体会到风险管理的独特价值。随着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风险管理的意义更为重要,其实质重于形式,并将引领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学习和模仿潮流。重视风险管理固然是一个转变,但囿于各类风险的多样多元,如何管理则成为一道难题。在传统的基于风险内涵管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的类型划分则给出了另外的一种思路,有助于通盘认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同种类风险的异同,达到统一管理的要求和精细管理的目的。当然,本研究提出的模型还比较粗浅,还需要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风险管理的手段,才能在各类风险面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达到“善假于物、游刃有余”的至高风险管控境界。

  [ 蔡宁伟,管理学博士,服务于中信银行总行合规部。本文为作者学术思考,不代表所在单位的意见。]

  本文原载《金融监管研究》2017年第一期

责任编辑:王超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