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民生银行罗勇:科技赋能企业经营,驱动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罗勇中国电子银行网2018-08-02 18:22
金融科技 民生银行 罗勇 罗勇 收藏

  2018中国交易金融服务创新论坛(TFIF)暨第10届中国商业银行财资论道以“看财资看未来,论道交易新金融”为主题,聚集了全国业界近60家商业银行140多位专家。与会嘉宾围绕数字经济下,以科技驱动交易金融服务创新,共同交流与探讨立足交易场景、链式金融,借助金融科技赋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本文根据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罗勇本次会议演讲内容整理。

▲图 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罗勇
▲图 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罗勇

  近年来,科技快速发展已经深入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然而科技对金融的影响,并不是从科技直接作用于金融领域,而是先从改变产业生态,再作用于企业经营模式,最后才驱动金融服务的一系列创新与升级。  

  科技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升级

  首先,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产业生态,促进企业商业模式不断升级。一般而言,科技必须要经历从膨胀期到泡沫式的低谷期后,走向稳定生长期,才能真正实现其商业价值和商业应用。科技首先会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在应用新技术后,其内外部的商业模式才会发生质的改变。如企业ERP的云化,它可以真正地实现产业协同,促使采购、仓储或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扁平化、移动化,所有环节的数据被动态监控,实现可视化、可感知与可跟踪。在这种扁平化的商业模式下,可形成智能化、可溯源的大数据,而基于多维度的大数据学习,企业管理也将逐渐进入云化模式。可以说,相比于传统的ERP,ERP云化是对商业模式的重构。因此,科技改变和重塑了企业的组织形态和互联网流程环节,同时,促进企业向数字化发展,并在数字化基础上更加强调通过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达到整个产业的协同化。

  随着不断迭代升级的信息技术作用于企业生产、政府运作、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企业也必须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通常而言,科技赋能企业经营发展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经济信息化(E-factory)阶段

  即工厂式信息化,这个阶段的企业由规模化生产向科技化改造,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强化内外部管理,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服务。

  渠道化经营(D-factory)阶段

  随着平台类企业的出现,企业经营强化渠道分销能力,采取渠道直销模式,采购和销售将更加扁平化。

  平台生态化(O-factory)阶段

  即为适应平台化服务模式,企业通过引入“合伙人制度”,将内部组织架构演变为“平台+内创”的扁平化、移动化组织模式,来完成整个的平台生态化建设。未来,企业内部各个单元将更加单一化和切片化,形成独立的业务单元、销售单元、研发单元等,而各个单元之间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就可以形成“生态型”的平台架构。这是企业经营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企业需求变化驱动新金融服务出现

  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在新平台、新经济模式下呈现出云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特点,而金融服务转型的根源和未来的产品特征都必须去满足企业进化衍生的新需求,所有的新金融服务都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未来,商业银行新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是从线上银行(E-bank)、直销银行(D-bank)逐渐发展为开放银行(O-bank)的新金融模式。

  线上银行(E-bank)

  即在全行建立一个数字化线上银行,在一个大平台上支持包括零售网金、公司网金、金融市场、网络支付和数据银行等在内的各类应用。其中,网络支付和数据银行是数字化线上银行的重点关注内容,也是银行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直销银行(D-bank)

  本质上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渠道形成对应的自动化销售,如目前各家银行都在推的智能厅堂、直销银行或微信银行,这些渠道都是在实现敏捷直达的金融服务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了金融云的应用机会。

  开放银行(O-bank)

  在新金融模式下,银行就像苹果公司一样,在OPEN-BANK平台上,银行的服务不是直接面向客户,而是一批APP开发者,他们会基于场景、应用、钱包、商城来进行不同生态的应用开发,形成ISV开发者生态。同时,银行原本具有的生活、理财、支付、网贷、风控,包括账户、客户和用户也都会形成流量,这两者互为流量和平台,促进“交易+金融”的融合,进而实现金融云服务。在这种经营服务模式下,如果将银行在企业和个人领域的线下标签和所有场景中汇集的线上标签全部打通,当这些标签集聚完成以后,将实现真正的AI服务。O-bank能够将流量范式真正地转化为经营模式,是未来3—5年所有银行的主流发展方向。

    作者,罗勇,系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  

  原刊于《财资中国》杂志2018年7月刊,有删减,作者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王超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