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银行APP里的秘密:场景金融就是一本账,本质是流量成本的计算

大雄中国电子银行网2018-09-28 14:25
银行APP场景金融
数字银行 收藏

  前言:“自裂变”产品核心是社交扩散,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圈层传播,如电商类拼多多、电影消费类银宝电影就是典型的“社交+品类”模式,其特点是基于产品裂变模式,降低营销成本,自获流量。

场景金融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制图:王超
场景金融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制图:王超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场景金融就是一块滑石,所有银行都在爬,爬的好的缓慢上升,爬的一般的原地踏步,不好的向下溜。” 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感叹。

  金融类APP属于天然的工具型产品,其动账、理财等金融场景本身就是低频需求,想要提高产品的活跃度需要构建适合自己的场景生态,比如社交、电商、娱乐、出行等高频需求。目前国内各家银行机构已经进入场景金融时代,如招商银行的场景策略是主打城市生活服务,其影票、饭票场景切中了用户的需求,平安集团在综合金融战略下,推进智能城市生态圈等五大生态圈,中国银联与腾讯、蚂蚁金服争相布局公交地铁停车场等交通场景。

  低活跃让场景成摆设

  场景金融已成为众星捧月的解决方案,以场景为核心的消费生态构建成为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但是,基于“互联网+”的理念,传统经营模式逐渐显示出弊端,与其说跟不上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脚步,不如说是跟不上用户需求的提高。

  据易观数据显示,国内排名前十的银行APP日活跃度的总和,不及支付宝日活数据(1.58亿)零头的一半。可见银行APP的构建的消费场景活跃度远低于正常水平,除排名前十的头部银行外,其他银行APP中构建的消费场景大多数只是摆设,原因在于活跃度低,依赖大量经费做营销推广促进活跃,用户粘性低,获客难成本高。

  流量结构已经重构

  人口红利期已经错过,流量成本逐年飙升,二级流量分发的态势已经形成。国内互联网流量已经掌握在互联网巨头手中并形成堡垒,想要获取额外流量几乎不可能。

  互联网流量被重新定义,第一、整体结构性下沉,第二、从分散式变为聚合式。二级流量分发平台成为新的流量入口,新红利期周期性的崛起,同期的拼多多就是最好的证明。银行APP应该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新型场景金融,从二级平台导入流量。

  银行之道:场景自裂变抢红利

  银行APP构建场景的意义在于通过高频消费场景带动低频金融场景,根本目的是金融产品的营销。高频消费场景如电影场景,市场竞争激烈,红海厮杀已经将其拖入价格战的境地,这便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获取流量。拼多多这样的产品已经展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社交裂变、分销等手段使产品“自裂变”获客,高效运用微信等二级流量分发平台。

  “自裂变”产品核心是社交扩散,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圈层传播,如电商类拼多多、电影消费类银宝电影就是典型的“社交+品类”模式,其特点是基于产品裂变模式,降低营销成本,自获流量。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目前我行已经接入五大类共12个生活场景,场景活跃度都不高,但只有电影消费场景活跃度最好,并且能持续稳定的获客,我们并没有投入大量营销推广费用。”

  场景金融就是一本账,其本质是流量成本的计算。

  作者单位:东华银企汇

  文章系作者通过中国电子银行网投稿系统(www.cebnet.com.cn/tg)进行投递,文中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王超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