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包商银行王双洋:银行过于关注KPI则难以打破关于用户体验的视角局限

中国电子银行网2018-12-13 18:22
包商银行电子银行年度盛典
独家新闻 收藏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百家成员银行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12月13日在京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聚焦银行金融创新”,包括行业协会领导、银行高管在内的300多位业内精英齐聚峰会。《2018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同步对外发布,中国电子银行网全网络直播报道此次论坛。

包商银行渠道管理部总经理王双洋
包商银行渠道管理部总经理王双洋

  包商银行渠道管理部总经理王双洋出席本次年会并发表主题为“传统银行如何做好用户体验”的演讲。王双洋首先指出银行在试图以互联网化视角、数字化手段提升用户体验时存在三个困局。

  第一、用户视角与银行视角之间存在差异。银行一直在说以客户为中心,但这种理念常常浮于口头。客户更关注服务效率、操作的简易程度、生活场景接口的丰富程度,但银行常常止于KPI、规模、效益、利润的视角局限之中,而忽视客户的实际需求。

  第二、难以跨越从以资产规模给用户分层到从实际需求给用户分层的观念代际鸿沟。银行必须向那些活用数据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学习,从只擅长服务高净值用户变为学会针对不同客户特性开展相应的金融服务。

  第三、智能化是各行各业的大势所趋,但智能机具让银行离客户越来越远。现在很多银行存在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融合不自然的问题,在线下网点仍有相当存在价值的情况下,将线下网点的客户资源和流量生硬地往线上迁移,很多时候实际上是事倍功半。

  同时,王双洋认为科技能力弱、迭代速度慢,存在部门壁垒、无法达成全行共识等也是目前银行数字化环境中用户体验不佳的结构性短板。

  因此,王双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建立完善的积分体系(评估体系)、引进服务设计理念、采用敏捷跨部门小组打破部门壁垒、重新优化营销服务流程闭环。

  以下为王双洋演讲全文:

  我的题目是“传统银行如何做好用户体验?”蒋总讲完了,我准备把“传统”两个字去掉,不适合用传统两个字。我很赞同刚才蒋总和王总提到的,银行要讲究一定的差异,不用天天讲概念,我们每天听各种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今年再不给我整个智能**的话我就把它整死,因为我不能在上面吹牛逼。我赞同刚才两位讲者的意见,还是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做这个事情,不要给咨询公司、厂商牵着鼻子走,不是说他们不好,都很好,但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药。传统银行如何做好客户体验?其实这个题目我换过了,我一开始是说,传统银行如果做好用户体验,就一个字“难”。

  来之前,我做了一个听众的调研,我一直做客户体验的事情,给我一个反馈说,这不行,太负能量了,这不好,我就换成这样看起来不是负能量的。讲起来都很负能量,不像别人讲的很精彩,大家都很兴奋,听完以后好像马上回去干我们就都好了。事实上,我讲这些负面的内容是给大家很好的例子,我们怎么样做得更好,需要跨过这样的问题。

  寻找用户的G点。

  这个标题也有人提醒我不要用,我还是坚持用,不是说用户所有的要求都满足,这不是我做客户体验秉持的原则。左边幅图,大家做客户体验经常会看到,很多专家告诉你,我们要给客户惊喜(Surprise)。上个月,腾讯微众银行联合下面很多城商行做了2018年的用户调研,我把报告翻了两遍就发现,里面完全没有出现两个字“惊喜”,不是专家说我们要给客户惊喜吗?为什么调研出来没有这两个字呢?是不是银行金融这个产品是很特殊的东西,我不知道,我们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的报告里有几个关键词“安全、便捷、收益”,我想想也是对的,对我们来说,希望一个金融产品安全,希望购买这个产品时便捷,当然希望有收益,这是很肯定的事情。是不是金融这个产品很特殊,对客户来说只需要满足这几点就够了,不需要有那些惊喜的问题,我们可以共同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探索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面对什么困局?

  专家也给我们讲了怎么做客户体验,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我们都很嗨。为什么银行总是做不好呢?肯定有原因在里面,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负面的内容,希望大家做的时候也可以跨过去。

  困局1:用户视角VS银行视角的不同。

  用户的视角和银行是不一样的,银行一直在说以客户为中心,但永远是句口号。客户角度来说关注的是服务效率,不要到网点排队了,你的操作要很简单,我们现在开个户要很长的时间,手机银行操作起来也麻烦,不像微信、支付宝那么容易,也没有实时交互的方式。从客户的视角,我也是个客户,希望银行的服务部需要那些surprise惊喜的东西。银行角度,永远在提KPI,提规模,提效益,提利润,有哪一家银行敢把用户体验作为他当年第一个KPI,我想没有?到目前为止,我只知道有一家网商银行,行长说他唯一的KPI就是客户满意度。目前只有这家银行。目前,银行只关注这一块,但客户更关注的是这一块,我们永远没办法拉在一起,这是要认识的一个问题。

  困局2:以资产来做客户分层VS多维度客户分层。

  客户分层是怎样的?传统银行客户分层是怎样的?永远是以他的资产规模来分层,你是钻石客户、白金客户、黄金客户、普通客户,这都是以在行的资产来分层。所以,钻石客户今天要买另一个保险或理财,我就找有钱的客户去销售。腾讯报告里,用户给出来的意见,我们从来没有考虑到客户的生命周期,哪个生命周期,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学生刚毕业,你拼命卖理财,那时候他可能更需要的是租房,怎么样在那个时间点给他相应的金融服务呢?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以后我们是不是必须把认得生命周期加入到客群分层里?用更多的维度分我们的客户,才能更精准地服务我们的客户。银行都是以资产来分客户层。

  困局3:智能机具让我们离客户越来越远。

  智能机具是帮我们提高效率还是帮我们赶客户呢?有的人做智能机具,把智能机具有当作客户体验化,我认为这样其实让我们离客户越来越远。有个人在朋友圈吐槽,去招商银行网点叫号,他非得要那个人他的App叫号,不准在叫号机里叫好。他就很毛了,我都来了,在你网点了,我用那个叫号和我手机叫号有什么区别呢?非要用我的App叫号吗?为什么?因为招行开始考虑MAU每个月的活跃度,你说你惹毛一个客户还是让一个客户很舒服地接受你的服务呢?

  第二个是我亲身的经历,我被迫才去网点,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不去了,有一名阿姨来来回回在工行找大堂经理,帮她做业务,大堂经理死活不肯,说你就要去那个自助机具,敢她去,我都看不下去了,那个阿姨几乎在求这个人,我不会用啊,真不会用,来来回回三次,最后才找人帮她搞定。你说你现在是做客户体验做得好还是不好?

  巴曙松,大家应该认识这个人,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因为他和大行高管聊天时聊到这个问题,我们都投入在网点机具里,一年的数据有没有拿出来,究竟是不是节省了人手,是不是提高了客户体验,如果我们还在大力投入这些机具在网点里,假设一个前提,未来有越来越多人来网点。大行可能是这样,对小行不一定是。这要根据自己行的经验,自己行的需求考虑这个问题。一定要把自己一年的数据拿出来看,千万不要自己去勾画,不了解这些人为什么来你网点,用这些机具用来干嘛,自己在哪里布机具,搞得很嗨,我搞个无人银行,黑科技的展览馆就觉得很好。

  困局4:想当然的思维。

  这是2017年12月份我拍的一个图,在我办公室,这条线不是故意划出来的,是无意识划出来的。在思考2018年做什么的时候,就这样一直划下去,想我要做什么做什么。写完我自己看了一遍,忽然之间觉得这不对,这完全是我想做什么,从银行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今年想做什么,有没有从客户角度思考究竟客户要什么?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客户要什么?我就在这里划了这条前,在上面重新画。我先画了两个客户,然后再想接下来做什么。

  困局5: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导致脱离客户的真正需求。

  四周前,麦肯锡跟我们讲这个事情的时候,不知道他最重要表达什么,他说调研了很多银行,发现大家都做大数据的标签,加了很多标签,平均500-600个标签。回头看这些标签谁在用时发现一个问题,营销用的最多,这里问题就来了,我们是拍脑袋设计产品,到营销部门的时候才看怎么样营销出去。按道理我们都提以客户为中心,都提客户需求出发,产品设计前是不是要看这些标签,看客户需要一些什么。他不是,我们还是拍脑袋。

  困局6:科技能力弱,迭代速度慢,同质化严重,无法建立数字化关系。

  同质化严重,以前大家用网联认识到了,大部分的银行网联一模一样,都是那家厂商做的,错的也是同样一个地方错的。行里面自己没有开发能力就很难做差异化。现在我们在谈数据化关系,数据化年代,不只是业务往线上搬,往线上搬只是信息化的过程,如果业务在虚拟空间做了,这才是真正的数据化过程。在数据化年代里,我们怎么样和客户建立数字化关系呢?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科技能力的掌控。

  困局7:迷失在客户体验中间,却忽略了员工体验。

  从来没有考虑员工的体验,员工的满意度、体验不好,你认为他会对你的客户服务好吗?不可能。行里谁在关注员工的体验?

  困局8:部门壁垒,各做各的,无法实现端到端。

  我们真的没法打破前中后端,需要进行端到端的里程改造。要从客户旅程、业务流程,到系统支持去做,现在我们集中在客户旅程部分。

  困局9:无法全行达成共识,认为用户体验只是一个部门的事。

  银行经常谁牵头就是谁的事儿,客户体验在我这儿就是我的事情,其他的好像都不是他的事情,这是不对的,但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需要领导关注,但又产生另外一个问题,领导天天都要关注很多事情,一会儿要关注大数据,一会儿要关注AI,一会儿要关注客户体验,那么他应该关注什么?是整个行的效率意识,而不是整个行的业绩提高。

  我们在做什么?

  从体系建设再到具体落地,再到监控形成闭环,采取五步法打造全新的客户体验,首先我们建立体系,固化管理和决策,建立完善的积分体系(评估体系),怎么样评估,它好与不好;识别重要的关键用户旅程,未来三年要做30个旅程的改造,最后是落地,去年落地了40项实实在在的具体举措。之后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客户体验仪表板,可以实时看到用户现在的体验是怎样的,三个最关键的指标,一是NPS净推荐值,二是用户体验,三是投资情况,这是每个人可以实时在线上看到,现在客户体验的状况是什么。

  引进服务设计理念。

  最近有些基层公司开始说,设计思维是最能创造价值的,开始鼓吹设计行为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设计思维2015年我有开始引进包商银行,什么叫服务设计,什么叫流程优化有两个很大的分别,服务设计是根据目标客户体验,它可能会导致你整个流程变得更长,但整个过程里就会体现这个客户体验,而流程优化,我们一般都会单独考虑每个节点,每个节点目标是省时间,提高效率。我们现在用服务设计来做所有流程的优化。

  2015年我们已经建立了SSIR模型,包括安全体验、服务体验、交互体验、收益体验。今年我们看了腾讯微众银行做的报告里和我这几个关键词一模一样,这是我们2015年就建立出来的,根据SSIR做这些事情。下面很实实在在列出一些点,我怎么样体现安全,体现交互是不是很好,怎么样体现收益。从客户研究开始,到重塑客户体验,到最后产出可行性的方案。

  采用敏捷跨部门小组打破部门壁垒。

  我们采用敏捷的端到端流程优化小组,来自各个部门,科技部、运营部、渠道部、权限的,这是常设的敏捷小组,在做这个事情,如果单靠渠道部设计好了,交给运营部改,哪一个部门改,这个没戏,干脆把它们拎一起,这是敏捷的小组打破部门的壁垒。

  小步快跑,一个个流程重新优化。

  我们设计初步统的旅程,一个个优化,标黄的是今年会开始在做的。我们用Pad来做开户工具,经过敏捷小组的优化,把开户操作从7分钟降到5分钟,这边减少了,大堂经理要协助开户减少了,目标开户咨询,需要人工协助的也降低了,增加了客户营销能力,这是已经落地了,这是我们已经在做的事情。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还是强调一下,今天讲的内容只代表我个人,和包商银行没有一点关系。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Rachel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