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网商银行2.0:小微金融的「搅局者」

洪偌馨馨金融 2019-03-07 14:13
小微金融网商银行
金融科技 收藏

  最近,网商银行召开董事会宣布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将卸任网商银行董事长,由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接任,网商银行副行长金晓龙升任网商银行行长。(按照规定,上述安排还需要报监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正式公布。)

  事实上,新的人事调整只是一个缩影。从去年年中开始,伴随着网商银行宣布新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一系列变化已经开始发生。

  作为首批成立的五家民营银行中唯一一家定位小微金融服务的银行,网商银行过去四年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整个新金融行业不断探索通过互联网手段、大数据技术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的过程。

  2018年对于网商银行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去年6月举行的三周年大会上,网商银行宣布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服务1000万家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新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也已经确定——以开放的姿态服务3000万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共享「310模式」,3年内让所有路边摊都能贷到款。

  如果说网商银行在第一阶段的探索还主要停留在蚂蚁生态内部,利用既有的用户、数据优势,以及伴随移动支付的下沉,逐渐将从获客到风控以及贷后的整个流程打磨成熟。

  那么在2.0阶段,网商银行将to B服务、开放平台等蚂蚁金服的整体战略进一步迁移至小微金融业务上,也将自身的服务进一步推广和下沉。

  1.「 啃下一块硬骨头 」

  民营银行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服务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的使命。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先后发布了多个关于支持小微金融发展的文件,其中都提到了「推动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的民营银行」。

  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由来已久,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这也都是一个待解的顽疾。

  我在此前的文章(传送门:《小微金融进阶史》)中谈到过传统小微金融业务的困境,以德国IPC微贷技术为代表的上一代小微金融服务模式,从获客到风控,核心在于对「信贷员」的培养,换言之,对人本身高度依赖。

  这也就意味着,人员规模与素质决定了小微贷款业务的「天花板」。再加上,本来小微业务的利润空间就十分有限。

  之前我们算过这样一笔账,银行放出一笔500万的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大约是34.2万元(假设资金成本3.3%,加上运营成本等其他费用),而按照去年三季度银保监会公布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3%计算,银行完成单笔授信的收入只有29.65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税费及其他补贴,银行每做一笔这样的贷款业务,几乎都是亏损的,更不用提额度更低的小微贷款。

  想要打破小微金融规模与效率的局限,就必须摆脱以人为核心的业务模式,转而寻求一种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发展之道,这是互联网一直以来的优势,也是民营银行破局小微金融业务的关键。

  从网商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切入小微金融服务之初,也是借助了阿里在小微商户、B端服务方面的优势,通过前期积累的用户信息、数据,基于机器学习和更优越的算法,探索线上服务,形成一套与依赖人力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也就是网商银行很有标志性的「310」的贷款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0人工干预,发挥了网商银行的线上数据、决策优势。

  后来,网商银行逐步将服务范围拓展至生态外。利用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下沉的契机,网商银行以支付业务为切口,拓展了更多线下小微商户。

  这个逻辑其实也并不复杂,网商银行通过采集线下商户的地理位置、商圈、收入流水、盈利状况等信息,为这些线下商户授信。同时通过提供保险、理财等其他服务,增强用户粘性,进一步完善用户画像。

  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之下,网商银行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张。

  截至2018年末,网商银行累计为超过15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了超过2万亿元贷款,仅2018年一个自然年就为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96%发放给了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下的小微经营者。

  从结果来看,网商银行这种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业务模式,确实解决了传统小微金融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业务规模与增速的「天花板」被打破;另一方面,在为小微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逾期水平,网商银行实现了利润的规模化增长。

  网商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收42.75亿元,同比增长62.13%,实现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28%。

  众所周知,相较于个人消费信贷,小微企业对利率更加敏感。并且,小微业务的风控难度更高、利润空间更窄。所以,网商银行接近30%的利润增长更多是通过降低成本实现的,包括减少人工干预压缩运营成本、提高风控减少坏账损失等等。

  2018年由于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行业的整体融资成本都有所上升,市场资金成本平均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这样的前提下,网商银行给小微企业的平均贷款利率仍下降了1个百分点。

  技术对于优化小微金融成本和效率的成效可见一斑。

  2. 小微金融进阶战

  2018年不仅是网商银行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也是国内小微金融「攻坚战」升级的一年。

  从去年开始,监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对金融机构提出了包括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加大续贷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新的要求。

  昨天发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在加速进入到小微金融服务的赛道上。有专注于B端服务的公司(比如去年我们聊到过的微众税银,通过对税务数据的分析为银行进行金融科技输出),也有一些以往关注C端服务的公司在逐步完善小微金融的布局。

  其中,后一类公司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因为很多个人借贷者本身就是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

  昨天和360金融的副总裁温树海交流时,他也提到,360金融从去年4月开始着手布局小微金融业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发现原本360借条的个人用户中,有超过四分之一都是小微企业主或者个体商户,总量在1500~2000万左右。这些用户本身有贷款需求,同时平台根据用户前期积累的数据,也将风险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在市场需求与监管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小微金融「攻坚战」逐渐升级,而市场上的玩家们也必须面临新的挑战:拉用户、降成本、控风险、升级服务。

  从网商银行的角度来看,从去年新的战略目标披露开始,新的策略、新的调整已经启动。

  以开放的姿态服务3000万小微企业,连接更多金融机构,3年内让所有路边摊都能贷到款,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加速移动支付的下沉,并保持更高的用户粘性。

  从近期支付宝的动作来看,今年3月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线下支付红包活动,总计活动金额高达9亿元,这也为提升小微商户的活跃度和数据积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网商银行还在不断发掘更多B端场景,通过深入产业,挖掘场景以触达更多用户,实现场景即服务。

  例如,去年底,蚂蚁金服在一周之内接连投资了两家为小微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司,同时,网商银行与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为平台上的小微物流企业提供包括贷款、充值、保险等全套的金融服务。

  小微金融服务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生意,但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一直在推动其向前发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技应用的不断深化、商业模式的不断演进,我们将会看到小微金融服务更多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陈爱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