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解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智能+”,12次提小微

阿是零壹财经2019-03-11 09:19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金融科技
政策速递 收藏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直接提及“金融科技”,今年两会上依然可以发现“金融科技”无处不在。从政府工作报告数次提及多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到总理首次提出“智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到科技界大佬提案聚焦“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再到“监管沙盒”提案引发热议,“信用监管”与“互联网+监管”改革写入报告。

  零壹财经在其中找到四个与金融科技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并与业内人士探讨金融科技的行业未来。

  这四个关键词分别是“小微”、“智能+”、“数据治理”与“监管科技”。分别对应着:金融科技值得深耕的领域、智慧金融发展的前沿、前端产业的稳定与监管方式、手段的与时俱进。

  以下将为你一一解析。

  小微:普惠是金融科技的应有之义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客。相比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具体地提到了“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并直接给出了数字指标“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而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贷款成本、增强投放成本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科技的赋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中小企业有融资难和融资贵这两个问题。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有赖于通过金融改革进一步提升市场化程度。融资贵的问题,则与信息不对称有关。刘尚希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来解决,现实中已经有过成功的案例。”

  他表示,“经过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好,可以做到零人工干预向小微企业放款。”这背后是金融科技带来的风控技术,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依托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也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宜信普惠商通贷总经理孙萌在接受零壹财经采访时表示,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线上化和规范化,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服务运营成本,或是普惠金融的“破局之道”。宜信普惠商通贷是宜信旗下专注为小微企业提供在线实时借款咨询服务的金融科技平台。

  但单单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是治标不治本的,因此宜信普惠商通贷在2019年也计划为小微企业提供能力建设服务。孙萌提出,“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难的根源,是小微企业生存难的问题,包括小微企业抗经济和行业波动能力弱、产业链上下游对其挤压、税收和人工成本压力增大等问题,同时失信成本也偏低。相信国家一系列对小微企业倾斜性扶持及征信体系建立的计划和举措,能够逐步改善这种情况,为小微企业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 这些问题和举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提及。

  而蚂蚁金服副总裁刘伟光则曾在零壹财经的专访中表示,“农村金融和小微是世界性的问题,但是现在可能只有中国有能力解决。因为我们自身的资源、互联网技术能力的提升,3到5年整个小微金融、农村金融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智能+:智慧金融的可能性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智能+”,并指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壮大数字经济。

  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首场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则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一些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如数字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列入本届五年的立法规划。同时把人工智能方面立法列入抓紧研究项目。从研发到立法,种种表述无疑是在为人工智能落地更多场景铺路。

  在金融科技领域,智能化早已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如果说曾经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在于引流、覆盖更广的服务人群。那么如今智能化的金融科技则更加深入金融的核心领域,不止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上有所进益,在创新、创造价值上更让人期待。

  以智能风控为例,与传统的风控手段相比,智能风控改变过去以满足合规监管要求的被动式管理模式,转向以依托新技术进行监测预警的主动式管理方式。以信贷业务为例: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从多维的海量数据中深度挖掘关键信息,找出借款人与其他实体之间的关联,从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提升风险识别的精准程度,在为金融机构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将小额贷款的审批时效从过去的几天缩短至3~5分钟,进一步提升了客户体验。

  目前,对于很多致力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研发。新颜人工智能科技CEO黄向前对零壹财经表示,“基础研发还要投入大量基础设施,因为人工智能本身需要大量的运算;而金融应用中对于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高要求,也决定了对硬件设备和网络抗压能力更高的要求。创新更深入的时候,这个投入的成本还会更多。”

  新颜采用了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方式,提升人工智能研发实力。这也是很多金融科技公司选择的方向。

  对于行业的未来,黄向前认为: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智能风控不但在预警精度上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在可移植性和效率上都会有长足的进步。目前金融科技行业玩家众多,但未来3到5年,会出现一些公司,占领每一个金融业务环节,打造完整的解决方案,构建金融科技护城河。”

  数据治理:立法进行时

  没有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没有数据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就荡然无存。在数据保护、数据治理和数据共享之间,度的掌握非常重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指出:打击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犯罪,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释放出对互联网金融、数据保护的监管信号。

  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首场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则表示:数字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已列入本届五年的立法规划。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上表示,现在很多企业打着信用的名义做征信业务,有的有牌照,有的没牌照,下一步需要治理。但治理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法律依据,所以希望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够加快出台。

  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通过今年的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加快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系统和征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王滨表示,要立足于行业的业务特性和数据特点,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信用信息归集和处理标准,并通过引入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促进相关信用数据实现有效开发利用。

  大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然而,当前“信息孤岛”“数据壁垒”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缺少规范和标准,也给数据的采集、对接、共享、开发、利用带来困扰。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2019年两会建议中提出:对数据的管理和运用要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制,实现全社会数据的开放共享。

  监管科技:寻求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提出了试点推进“监管沙盒”。王景武称,“监管沙盒”旨在创建“缩小版”的真实市场和“宽松版”的监管环境,可选择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自贸区等重点地区开展试点。

  在“监管沙盒”实施步骤上,王景武认为可先在风控能力最强的银行业先试先行,再适时拓宽到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同时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使金融科技的测试产品或服务在上市前具备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他表示 “监管沙盒”的实施目的是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并使消费者受益,应避免其成为规避监管进行监管套利的工具。

  技术进步催生了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愈加复杂的市场情况也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的概念由英国政府于2015年3月率先提出。按照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定义,“监管沙盒”是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个安全空间内,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而不用在相关活动碰到问题时立即受到监管规则的约束。

  同盾科技副总裁周家乐表示:“互联网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小步快跑,迭代的过程在一个受监管、受保护,同时相对宽松的环境中,给了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对于监管方而言,也有利于问题的尽早发现提高立法效率。”

  监管科技的另一面是合规科技。对金融机构而言,面对大幅增长的合规成本,利用技术手段开展自动化内部管理与合规审查,以减少相应的成本支出,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监管科技和合规科技背后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计算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升这些。例如在智能反欺诈、智能风险管理等场景深耕,需要应对大量信息、风险场景的金融科技公司,具有更加丰富的数据分析经验,在拥抱监管科技和合规科技上可能也更具优势。

  在拥抱监管的同时,周家乐指出了监管科技所面临的两点挑战:一是,科技发展得非常快,对于监管也好,金融机构也好,要抱开放的态度,有超前的洞见。二是,要有实验的环境,实验环境宽松稳定的同时也需要有透明的标准。其中的关键在于建立客观公允的评价标准及给予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足够的调整空间。

责任编辑:陈爱

点击加载

点击加载

发送
普通评论
发送
普通评论
普通评论

为你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